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 可錄式數位單眼躍上主流



可錄式數位單眼躍上主流

距離現在還不算太久的2008年9月以前,在所有的數位單眼相機的規格表裡,不論是售價達六位數的專業機種,還是最便宜3萬元新台幣有找的入門機,你都找不到錄製影片這個項目。那個時候,要是你有機會問問已經在玩數位單眼的朋友說:「為什麼隨便一台小DC都可以錄影了,可是貴上好幾倍的數位單眼卻不能錄影?」,

我相信你絕對有很大的機會被白眼。



◎文╱無敵冰人 圖╱千目



過去的DSLR(數位單眼)就像個趾高氣揚的功夫大師,對於三腳貓才走的旁門左道,根本不屑一顧。就算當Nikon在2008年9月推出世界第一台可錄影的數位單眼相機D90,震驚了世人之後,對於數位單眼可以錄影這件事情,還是有很多人抱持著懷疑與抗拒的態度。

在當時( 現在也是如此) ,高畫質數位錄影技其實是被掌握在Sony、Canon與

Panasonic這幾家剛好也是DSLR界的大廠手上。所以,當

Nikon力排眾議推出可錄影的D90時,陰謀論也隨之傳開。在當年,一台有120GB硬碟容量,但感光器尺寸只有三分之一吋的高畫質數位攝影

機Sony HDR-SR12,開價將近5萬元新台幣,怎麼看都覺得賣數位攝影機是筆好生意。





廠商賣東西給你是要賺你的錢,不是佛心來幫你省錢的;用同樣的技術,拍照賺你一筆,錄影再賺一筆豈不完美。



DSLR陸續推出可錄式機種

Nikon D90 雖然拿下了DSLR錄影功能的首發頭銜,不過其最高1,280乘720,24fps

MotionJPG的規格就算在當時也只能算是非常普通。而原本是數位錄影銷售二哥的Canon其實也心懷不軌很久了,在D90推出的兩個月後,也推出了新一代的平價全幅機5D

MkII;而令人震驚的是搭載了高畫質的 1,920乘1,080 30/24fps H.264編碼的錄影功能。

只能說一時間5D Mk II

簡直是洛陽紙貴,網路上拿5D跟上百萬的廣播級機器比畫質的言論此起彼落;畢竟能夠拍出超淺景深與24p電影感的機器,無人能跟5D比價格;錄影業界為之震動,不少人出脫手中昂貴的業務、專業機種,換現金買5D,同時市面上各種因應DSLR錄影而生的周邊配件,如肩架、追焦器、穩定器如春筍般出爐,拿5D當生財工具的不論國內外都大有人在。

不過雖然5D Mk

II幾乎撼動了業界對於硬體性能與價格的認知,不過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其震撼也是相同巨大;接連著D90的推出,那幾乎是確定了DSLR在錄影方面其易用性幾乎是「零」這樣的事實。





可錄式數位單眼仍有部分使用瓶頸

第一,錄影時的自動對焦的可用度是零,沒有自動追焦的功能就已經非常的不便利了,甚至連半按快門重新對焦時,速度極慢不說,甚至會把對焦伺服馬達驅動的聲音給錄製進去。對於沒有半點機會採用外加的手動追焦器或錄音設備的用戶而言,這簡直就是錄影的地獄。

第二,錄影時的影像穩定度也幾乎是零,雖然部分鏡頭支援防手震,但由於缺少針對手持錄影而生的防手震機制,以及雙手持握相機的姿勢並不利於長時間的穩定;因此,對照於家用數位攝影機這兩年來在防手震技術上的進展,DSLR錄影基本上必須仰賴輔助工具,例如:腳架或穩定器,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穩定影像。

第三,DSLR碩大的體型與鏡頭重量也成為攜帶性的障礙,對於專業用戶而言,DSLR就算加上所有配件,其負擔其實也算不了什麼;但是這樣的負擔對於一般用戶就實在有些令人吃不消了。也許可以說服自己至少可以省下多帶一台DV的重量,但是面對以錄影為主的場合其移動性實在不好。

說也奇怪,DSLR錄影之路有這些不利的易用性問題橫梗在前,但自D90、5D MkII

之後,幾乎每台新出的DSLR也都或多或少具備了錄影功能,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用DSLR來記錄短片了。但是易用性的問題依舊必須解決,不然DSLR的高品味錄影畫質依舊只是少數人可以享受的奢侈品。而這個狀況一直到Panasonic破格推出同時強調攝影與錄影功能的GH1,這狀況才真的有所改進。





MICRO4/3系統為可錄式相機打了強心針

GH1是第一台擁有令人滿意的自動追焦效果,同時也是採用AVCHD格式錄製影片的數位單眼。由於採用了無反光鏡與五稜鏡的Micro4/3架構,所以不能再稱為單眼相機,而是一台可以換鏡頭的DC。因為省去了許多重要結構,GH1機體的重量與體積可以大幅的縮小;而同時能保有與DSLR近似或相等的照相畫質。

與GH1同時推出的是第一款為數位錄影而設計的交換鏡頭Lumix G Vario HD

14-140mm,與以往的的交換鏡頭相比,這款鏡頭採用了寂靜無聲的線性馬達,來驅動重量極輕的對焦鏡組,從而實現了快速而且無聲的自動對焦功能。一舉拉近了可錄影數位相機與家用高畫質攝影機之間在易用性與實用度的差距。

從此之後,高畫質可錄影數位相機可說是一路蓬勃發展,執數位錄影銷售牛耳的 Sony

也終於在2010年推出了NEX系列相機與專屬鏡頭,同時支援了AVCHD格式的數位錄影功能AVCHD格式;相信 Sony

也體認到,錄影用戶對於畫質的需求是不會有限度的。相信Sony不僅僅是體認到了,還徹底的將其數位錄影技術運用在新推出的NEX-VG10之上。





高畫質可錄影數位相機成為主流

NEX-VG10是一款超低價位的可換鏡頭數位攝影機,其超低價位其實是對比其他可換鏡頭的專業攝影機種而言,與其他NEX採用相同的架構,與交換鏡頭;卻擁有一般認知的攝影機外型與功能,是這款VG10令人心動的特色。

行文至此,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最早是Nikon將錄影的功能與專業攝影做了結合,接連著Canon與Panasonic在錄影的畫質與易用度上不斷的推陳出新,讓數位相機在攝影的專業也能延伸到錄影來,不斷蠶食鯨吞原本高高在上的高畫質數位錄影機的市場。最終,錄影一哥Sony自己把高畫質數位攝影機與照相機這兩個原本獨立的產品概念,做了一次徹底的重整;而這些變化全部都發生在短短兩年之內,你實在不能不小看這些消費電子大廠,面對新趨勢所展現出來的彈性與應變的實力。

最後,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這個攝影機也不攝影機,照相機不只是照相機的年代,消費者在做購入的考量該如何取捨的問題。

預算足夠建議攝影、攝相雙機流







一般對價格十分敏感的家庭用戶而言,畫質也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操作的難易度恐怕還是最主要的決定點,看來家用數位攝影機的贏面頗大。可是一台家用攝影機動輒四、五萬的價格,反而讓它在性能與價格比這件事情上,居明顯的劣勢。畢竟一台Sony

NEX-5搭鏡頭價格不到2.5萬元,只要用家用攝影機一半的價格,就能夠買到更好的照相品質與高精細度的錄影畫質;這讓這些可換鏡頭可做高畫質錄影的數位相機成為家庭用戶最佳的選擇。

如果沒有預算的考量,同時體力也負擔得起,那麼讓拍照的回歸拍照,錄影的回歸錄影,術業有專攻作自己畢竟還是最好的事情。入門價格的可換鏡頭相機,畢竟還是難以跟高度專業化的機身在性能上相提並論,不過一頭鑽入高性能機身的結果,有可能陷入系統升級的無限迴圈中,實在不可不防。

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樂愛生活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