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會議收音與麥克風介紹

上一次有參加我的蘋果課程的應該有上到這個收音上的問題。
如果可以分開收音,就是攝影機收參考音,而沒有人可以另外幫忙做收音(獨立收音),在婚禮或是會議進行,利用現在的廣播設備,如果是標準的會議廳會有一台混音器,就直接從這台混音器拉Aux輸出(這樣的聲音是直接收錄,收音的範圍比較小(錄音者跟麥克風是最短的距離,不會受到現場音的干擾),如果可以進攝影機是最好的,因為會有Timecode同步的問題(影像是29.97,但是直接收聲音是30,如果沒有做同步,做後製時就會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發生,一般都是影像會比聲音快),如果混音器離攝影機有一段距離,最好用有Timecode錄製與設定的錄音裝置來錄音,或是像我之前錄一個演講活動,我就用Protools LE+Mbox(這是Protools的收音界面),利用筆記型電腦直接收錄,因為音源的部份,收錄44.1/48kHz的取樣,一個小時也不過700Mb以內,而目前隨便一台筆記型電腦也都有40GB以上的硬碟容量,然後在軟體裡面設定Timecode在29.97的格率,這樣在事後就不怕不同步的問題了。
那次現場活動,因為有很多政治人物參加,現場很多電視台記者與攝影,有一個三x的記者就把無線麥克風放在音控室的監聽喇叭,因為音控室一般不會受到現場干擾,而且麥克風距離音源是最近的距離,這也是為什麼要用無線Mini Mic的原因了。(這個記者用的無線麥克風,就直接收錄到攝影記者攝影機上的無線接收機到錄影帶上。)
所以麥克風越接近發音體的距離越短是收的越乾淨。
如果一般宴會的現場如果沒有混音器,可以去看他們的廣播擴大機是否有監聽輸出或是輔助輸出。所以依照這樣的情況,除了線材要帶足之外,一些轉接頭最好也都準備好(像RCA轉XLR,RCA轉1/2" Phone Jack轉1/4" or 平衡轉非平衡等,都要準備,這些轉接頭一方面並不貴,也不是常用到,但是準備好總能夠以防萬一)。這是以前在廣播電台工作時,做外場的經驗談。
__________________


.吳榮宗先生寫的麥克風介紹....很多圖形解說, 可以補上一篇無圖說的不足


全文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one/mic_01.html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one/mic_02.html

***********************************

簡單兩個結論


1.實務上沒有一隻可通吃的麥克風

訪談用的高指向麥克風與錄音樂會的立體麥克風, 兩者需求不同

意思是說, 可能要室外一隻, 室內一隻

2.麥克風一定要盡量靠近音源

一個靠近音源的機頭麥克風,比5公尺外的高指向麥克風效果好

無線Mic,Boom Mic 收音比固定在DV 的shotgun好


*****************************************

麥克___主筆___吳榮宗


麥克風真的是做咱們這一行必碰之物,幾乎天天見面與把玩!我不知收到多少封信提及寫一篇這方面

的事情,在時間的允許下,整理了一些資料以及很多前輩的工作經驗,這篇文章將會很受用。

我們就開始進入這拾音器的領域吧!


麥克風的靈敏度

麥克風的靈敏度 ( Sensitivity ) 有幾種解說的方式:



dBV per microbar:



在 74 dB ( dBSPL;Decibel - Sound Pressure Level ) 的音壓電平位準下量測開路 ( Open Circuit )

的麥克風,( 記得大 V 嗎?那是建立於1V之下 )。


mV / Pa:

在 94 dB 的音壓電平位準下量測開路的麥克風,取得的毫伏特 ( millivolt, 1 × 10 - 3 )。


dBm / 10 dynes / cm2:



在 94 dB 的音壓電平位準下,被量測的麥克風是匹配在個特定的阻抗;dB 數低於 1 毫瓦特

( milliwatt, 1 × 10 - 3 )。

dBm, EIA Rating:


在 0 dB 的音壓電平位準下,被量測的麥克風是匹配在個特定的阻抗;

dB 數低於 1 毫瓦特 ( milliwatt, 1 × 10 - 3 )。

以下有幾種不同的方式,而卻同樣的是表達靈敏度:

1、開路靈敏度 ( Open Circuit Sensitivity ):-60 dBV / μbar:這-60 dB 的另一種說法是,

___可認定能變換或相當於每μbar ( Microbar ) 1 伏特。

這意思是:當麥克風是連接在開路狀態 ( 測量用的儀器設備之輸入阻抗比麥克風的輸出阻抗值大於

7 倍的值 ),而且是在 1 μbar ( 74 dBSPL ) 的音壓電平位準環境下;它產生了的 -60 dBV ( 1 mV )

的輸出電壓,也就是 74 dB 的音壓電平位準使麥克風產生了 -60 dBV ( 1 mV ) 的輸出電壓。

2、開路靈敏度 ( Open Circuit Sensitivity):10 mV / Pa ( 每 Pascal 為 10 millivolts )。


這意思是:這麥克風是在沒有負載的狀況下,施以 1 Pascal ( 94 dBSPL ) 的情況;能製造產生

10 millivolts 的輸出。也就是麥克風是在 94 dBSPL 的音壓電平位準下產生 10 millivolts ( -40 dBV )

的輸出。


3、開路靈敏度 ( Open Circuit Sensitivity ):-40 dBV / Pa ( -40 dB 相當於 1 Volt )。


這麥克風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能製造產生 -40 dBV 的輸出。這麥克風在 1 Pascal ( 94 dBSPL ) 的狀況下

而又沒有負載的情況下,能製造產生 -40 dBV 的輸出。也就是麥克風是在 94 dBSPL 的音壓電平

位準下能製造產生 -40 dBV 的輸出。

4、功率靈敏度 ( Power Sensitivity ):-38 dBm per 10 dynes / cm2 ( 每 10 dynes / cm2 -38 dBm )。


當麥克風是連接在個對等的輸入阻抗時;這是有負載的情況下。

述說在個每平方公分 10 達因「 94 dBSPL 」時,能製造產生出 -38 dB 的輸出;這能認定可變換為

「 相當於 」1 毫瓦特。這也是述說 94 dB的音壓電平位準能製造產生出 -38 dBm的輸出。

5、EIA靈敏度 (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U.S.A. Sensitivity ):-132 dBm 1 milliwatt。

這 EIA (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 ) 是公認正確的而公推採用的比值規格。對個麥克風的輸出經由個匹配的

負載在授予特定的音壓電平位準;這特定的音壓電平位準為 0 dBSPL。


SPL + dBm ( EIA ) = 經由個匹配的負載所輸出的 dBm。


所有等值的靈敏度規格如下:


-60 dB 1 V / μbar = 10 mV / Pa = -40 dB 1V / Pa = -38 dBm / 10 dynes / cm2 = -132 dBm EIA。

註解:

dBV:以一般人聲大小的 74 dBSPL 的音壓電平位準為參考標準,這等於 1 microbar ( 1 μbar )

的壓力到麥克風,然後變換出1 Volt的訊號電壓輸出。


在壓力學說上:



milli = m ( 毫 ) 為 10 - 3 = 0.001,則 1 millibar ( 毫巴 ) = 0.001 bar。


micro = μ ( 微 ) 為 10 - 6 = 0.000001,則 1 microbar ( 微巴 ) = 0.000001 bar。


Pascal 中文為「 巴斯噶 」物理學的名詞,以人名命名全名為 Blaise Pascal 1623 ~ 1662,

其為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哲學家。他早年以水銀柱測驗大氣壓力,發現距海平面愈高氣壓愈小,

而這差異可由水銀柱生降的高度得知,即是為巴斯噶原理。


巴斯噶原理:施壓力於限界之液體的任何部分,則其壓力對於液內的各部分都一樣傳達而無增減。

即限界液體之一部分受壓力作用時,其它部分亦必受強度相同之壓力作用。

以巴斯噶發現故以其名命名,是為巴斯噶原理。





Dyne 中文為「 達因 」,又簡稱「 達 」,不過較少使用。達因為物理學的名詞,以人名命名。

是在 CGS 制 ( centimeter - gramme - second ) 中的單位。其為計「 力 」之絕對單位。

作用於 1 公克質量的力,能使此質量得到每秒 1 公分 ( Centimeter;厘米 ) 之加速度者即稱為

「 1達因 」。





重力單位的 1 公克之力等於 980 達因。

它之所以在物理學中有地位,主要是因為「 小 」,等於使 1 公克之質量產生 1 公分 / 秒 2 加速度的力,

又 1 達因等於 0.00001 牛頓。





達因公分 ( dyne centimeter ) 為物理學的名詞,為計「 功 」之絕對單位,又通稱為「 爾格 」。





爾格 ( Erg ) 舊稱為「 厄格 」,為物理學的名詞,是計「 功 」之絕對單位。

以 1 達因之力作用於物體,其使作用點移動 1 公分,以之為功之絕對單位並稱之為爾格。

在實用上常以爾格之 107 倍為功之絕對單位,又通稱為「 焦耳 」。





焦耳(Joule)為物理學的名詞,由焦耳其人的名命名。

Jomes Prescott Joule 1818 ~ 1889 為英國物理學家,是道爾頓的弟子。焦耳畢生致力於物理學及

化學實驗,發明以流電生熱法、測定熱之功當量、建設能量不滅學說等等,他的著作很多。

焦耳在實用上是計「 功 」或「 能 」之絕對單位。通例以 10,000,000 爾格為 1 焦耳。





在功的學說上,受 1 牛頓的力,其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移動 1 公尺所作的功。





0 dB = 0.000,2 microbar ( 20 - 4 ) = 0.000,2 dyne / cm2 ( 20 - 4 ) = 0.000,02 newton / m2 ( 20 - 5 )

= 0.000,000,000,002 watts / m2 ( 20 - 12 ),





因此 1 microbar = 1 dyne / cm2 = 0.1 newton / m2,





或 10 microbar =10 dyne / cm2 = 1 newton / m2。



壓力_______________等於



1 lb / ft2___________ 127.6 dBSPL





1 lb / in2____________170.8 dBSPL





1 newton / m2_________94 dBSPL





1 microbar___________74 dBSPL





1 microbar___________1 dyne / cm2





1 microbar___________1 / 1,000,000 atmos ______________( 以上感謝黃建國 先生提供相關資料 )

_





上述的資料是告訴各位一支麥克風的測定數據規矩,以及這些科學的宣告,後人是怎麼的來應用,

從一支昂貴好品質的麥克風產品,他們就很敢將所得的數據公佈於規格表內。

在早期的年代,人們是終規終矩的製作合乎條件下的產品,尤其是那時東歐國家的麥克風,

那真的是耐用又標準!往往是先驅,慢慢的,技術外移,各樣式的麥克風現世,

唯商業的市場競爭下,這方面的技術資料將會是愈來愈混沌,最好是讓你看不清楚!哈哈!!



這資料在我身邊已經是好久好久了,別笑我,壓根兒背不下來,我能簡記的與應用在工作現場裡的是,

發音體對著音頭,距離約 20 公分所能感應的音壓多寡就是其靈敏度值,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在麥克風

的附文裡,如果標示是這麼寫的:





Sensitvity ( 1000 Hz Opne Circuit Voltage )





- 54 dBV / Pa ( 1.85 mV )





1 Pa = 94 dB SPL





150Ω





什麼數目字、什麼參考數據都別管,看那負值的靈敏度數據 - 54 dB,如果你以數學去求出來這個值,

那將是非常非常微小的一個電壓值,不足使用,所以你必須藉由混音平台上所附與的麥克風

增益放大器 ( Gain or Trim ) 將其調整至 + 45 dB 的位置處,你將得到接近匹配的麥克風放大值,

這樣子的做法也許不是最標準,不過現場應用的時候,它將快速的使你 Vocal 麥克風設定上得到最快

的定位時間!當電平位置就序後,再依應用特性是否 Low cut 或是等化修補等。





另外一件必須說明的,以基本的物理觀念建立下,很多人容易誤解一件事情,那就是兩支麥克風在

做比較時,當在同一 channel 上,及同一增益的數據下,某一支麥克風輸出比較大聲時,

就認定那一支麥克風比較好!是你嗎?如有這樣觀念的人,看到此篇文章就請快些改正過來,

阻抗高低也會影響麥克風定位輸出大小,唯其並非絕定麥克風優劣。


*****************************************
02

基本上,立體麥克風會佔掉混音器的音軌的兩路,也就是說,架構成立體的條件,基本上就要用掉兩路音軌,


煩雜的多相體麥克風,透過音場處理器甚至多達 5 個音軌,可以辨別上下的空間。

OK,這兩路麥克風輸入後,我們將其一支置於左方音相,一支置於右方音相,將兩支麥克風交叉成 90度如圖

所示,在兩支麥克風的交叉點發音你會得到 MONO 的音相,在左或右方發音,你會得到盡左或盡右的音相,

但是當你在這兩個指向位置任一點發音,你得到的音相就很寬廣,便得很有層次,這樣的原理是因為架構成

立體的收音模式,除了兩個單指向的特性外,在其中間位置會自動又形成一個單指向的收音點,

如此三個收音點因發音距離的多寡,收到聲音訊號後,在物理上,自然成為一個廣而寬的音像,從相位錶上的

指示,各位可以看出立體的音場與 MONO 的音場不同之處,在調整上,你還可以多寡的調整單一支麥克風的

相位,甚至反相其中的一支麥克風來取得你想要的聲音。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日籍婚禮攝影師--四十七歲的由利正忠

引用http://yuriblog.pixnet.net/blog/trackback/399f24892b/29785245

    布列松紀實攝影與台灣婚禮             作者:由利正忠


大家應該聽過’布列松’這名字。


他是最有影響力的紀實攝影大師。

他的〔決定性瞬間〕是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概念。

拍攝的事件是攝影師來過濾決定的。

同一事件,不同攝影師拍的照片沒有一張一樣的。

絕對不可能記錄所有的。

拍攝的事件是經由過濾到一點點的瞬間與畫面後才被留下來。

其他瞬間與畫面統統丟掉了,沒有人記得,沒有人在乎。

攝影師需要發揮自己的能力,抓住這事情中的代表性的瞬間與畫面。

布列松說

”瞬間一旦消失,它便永遠的消失了,因此攝影師的任務就是要以他的雙眼記錄下他認為值得的瞬間”。



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是 " 紀錄真實 "。

攝影師不可改變真實。

紀實攝影中最不可以做的是導演。

布列松討厭任何干渉被拍攝者的動作。



布列松追究不只拍到瞬間,而照片裡有 構圖的美感。

我們要跟布列松學的另外一個理念是構圖為主。

布列松認為有很棒的構圖照片才具有力量。

如果構圖不好,雖然抓到瞬間照片也變得沒有吸引力。



我是一個小小的專業婚禮攝影師。

拍了不少台灣婚禮。

大家說「台灣婚禮很難拍」。

我看過有一些台灣婚禮攝影師去國外拍的照片。

拍的很好,他們在台灣拍的照片完全不一樣,幾乎像是別人拍的感覺。

國外拍的很好的歐美攝影師也不例外。

如此這般會拍的攝影師們,為什麼在台灣拍的話跟一般人差不多呢?



大部份的台灣攝影師打強烈的閃光燈,歐美攝影大師們幾乎沒有用閃光燈的。



布列松認為干渉被拍攝者的動作來說閃光燈也不例外。

”就像在釣魚之前不要去攪動池水一樣,你要避免引起騷動。敬重現場光,即使沒有都不要使用閃光燈。

只不過光線不佳的台灣婚禮中完全不用閃光燈的話只能擁有黑白照了,彩色照片拍的很難。

使用閃光燈也沒有那麼干渉。

我們婚禮攝影師幸運的是大家認定攝影師的存在,所以我們現場拍照沒有人會錯怪。



但是絕對不要閃光燈來做主要光,基本上閃光燈的用法是補光的。

如果大部份的照片主要光是閃光燈,雖然不同環境不同事件拍攝,但是照片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感覺。

而記錄照中打光的光線多漂亮多美麗也比不過婚紗照的。

婚紗照有放大的價值。

新人覺得這樣的記錄照有想放大的價值嗎?

同一方向的拍攝技法是比不過婚紗照的。



記錄照有記錄照的目標。



在台灣拍攝婚禮的攝影師最大的缺點是

" 光線不佳,畫面混亂的環境下,忘了攝影師要紀錄的是真實, 忘了紀實攝影的理念 "。

布列松的照片裏在語言不通的國度中的作品很有吸引力。

布列松說因為他可以專心的抓住瞬間。

紀實攝影的重點是不干擾,本來不需要語言的。

台灣婚禮攝影師很喜歡講話。

但攝影師不是主持人的角色,更不是媒人的角色。

主持人講話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會看鏡頭。

但攝影師一講話,大家注意鏡頭,本來應有的感情與氣氛都不見了。



我之前遇到一位婚禮顧問,她說她不懂攝影(說不懂攝影的婚顧很多),而且說不會台語要扣錢。

如果有人說攝影師要帶動氣氛,那個人不會知道紀實攝影(不干渉),而他要的記錄照是婚紗照那樣每張都看鏡頭的亮亮的記念照。

我認為婚紗照是必要的。

婚紗照留下年輕漂亮的模樣,滿足新娘的夢想。

而紀實攝影留下感情的部分,美好的回憶。



台灣婚禮的確很難拍,不過,在台灣拍婚禮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 :

台灣婚禮有迎娶,儀式中安排父母親與新娘互動的畫面。這感動的畫面歐美教堂儀式中沒有的。

有的歐美婚禮攝影大師拍到新娘哭的畫面就高興極了,變成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台灣幾乎每場婚禮都看到這畫面。

台灣婚禮有著充沛的感情。

但別忘了,只拍到哭的畫面是不夠的,要抓住內容。



另一個好處是 :

台灣有婚禮之前拍婚紗照的習慣。

國外的婚禮攝影師在婚禮當天不只拍婚禮過程的紀錄(紀實攝影),而必須拍婚紗照(沙龍攝影)。



紀實攝影與沙龍攝影是完全不一樣的攝影方式。

很少攝影師有這兩樣不同的攝影能力。

有兩樣能力的攝影師就是大師。

如果很驕傲的攝影師說 " 我兩種都會 ",那他是不知道 " 會 " 的意思。

一個是需要 觀察力與判斷力,另一個是需要導演的能力。

台灣婚禮攝影師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專心的紀實攝影,只培養紀實攝影的能力。







台灣婚禮照片普普通通沒有感情的原因是攝影師們忘了紀實攝影的理念。



『人的記憶慢慢退色。只有照片能幫助新娘想起 " 美好的回憶 " 。』

我們攝影師的工作是辦婚禮所有工作人員努力成果的 " 回憶 " 全紀錄。



回憶中重要的因素是感情。



〔明室〕作者羅蘭巴特認為

”業餘的攝影作品有著「感情」的元素存在,而職業的攝影作品欠缺感情的反射”。



創作藝術博士李昱宏說

”婚紗攝影則是一種詭異的異化,

那些由職業的攝影師所拍攝的照片其實 並不帶感情,

照片裡的微笑其實都是虛構的,

照片中的男女主角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經那樣的微笑過”。



職業攝影師不容易拍這感情。

為什麼呢?

因為職業攝影師干渉被拍攝者的感情。



國外的婚禮攝影師與台灣的婚禮攝影師最大的差別是尊重婚禮,不干渉婚禮這一點。

穿牛仔褲運動鞋,太靠近儀式現場,擋住爸爸媽媽的視線,家人們看不到也無所謂的態度。

本來擁有充滿的情感的台灣婚禮裡頭 指導動作。

新人一直看鏡頭。

新人的感情不跑掉才怪。

國外教堂儀式攝影師是不可以講話不可以干渉婚禮儀式的。

台灣婚禮儀式中攝影師指導動作,新人一直看鏡頭,好像拍婚紗照一樣是為了拍照而辦婚禮的感覺。

交換戒子,送捧花時都看著鏡頭笑的紀念照。

擁抱也有時候看鏡頭笑。

笑容都一樣,像李昱宏博士說的”微笑其實都是虛構的”。

回憶不是畫面而是感情。

商業上攝影師們都說為了回憶為了回憶,但實際做的是拍到畫面而已,破壞新人的感情。

花50萬以上的婚禮,留下的只有回憶。

本來台灣婚禮充滿的感情,新人本來會拿到美好的回憶。

但這本來有的珍貴的回憶,邀請攝影錄影,新人一直看鏡頭,

新人的感情就這樣一幕一幕的不見了。

50萬是沒有了。

如果沒有邀請攝影錄影,絕對沒有看鏡頭送捧花這種怪動作。

雖然沒有照片,回憶是沒多久就模糊,但是的確那個時刻心裡有感情的,有可能心跳砰砰的。

破壞新人的感情,這樣的攝影師外國人的我看來不可思議。





價值概念來說在台灣婚紗照很成功,花20萬的新人也有。

婚禮照片比婚紗照便宜很多,貴就不要。

’台灣社會認定婚禮攝影沒有什麼價值,朋友拍就好’是什麼原因?

主要原因是門檻很低,這一點。

專業婚禮攝影師與新人朋友的拍攝方式是一樣,全自動(對焦,測光,TTL閃光燈),這拍攝方式門檻很低的。

攝影師說的經驗,是沒有用的。

如果這經驗是導演的經驗那更糟糕。

拍攝方式決定大概的風格。

數位時代,拍攝技術容易學。

需要的是美感與抓住畫面的身體能力。

婚禮攝影師需要習得這一些朋友們沒有的能力。

門檻拉高,婚禮攝影才拿的到台灣社會中的價值。



現在不少婚禮攝影師開婚禮攝影課程。

可能都是閃光燈的用法,婚禮流程等等介紹,有可能還有教導演方式。


但這一些都沒有那麼重要。

國外攝影大師們都不會在乎這一些技術。

我邀請美國婚禮攝影大師喬必信 Joe Buissink在台灣演講的時候,他沒有講到這一些技術。

跟他學到的攝影師很多,但是還是有一些攝影師期待學台灣攝影老師會教的那樣技術性內容。

但是學到這一些技術性內容也還是跟朋友拍一樣的。









上三張照片拍攝時我都沒有講話,沒有用閃光燈。

只專心觀察畫面。

第二張第三張都不到一秒就不見的瞬間。

如果構圖不對就沒有那麼好看。

攝影師必要的是觀察力,判斷力與快速的反應。

應該要專心觀察自己面前發現的事情。


台灣婚禮照片中常看到嘴巴大開吃湯圓的新娘的畫面。

喬必信說不可以給新娘看到這麼不優雅的自己。

有一些攝影師拍到儀式就滿足,優雅不優雅不覺得這麼樣,沒有這一些美感。

美感是會培養的。

零點幾秒的差就完全不同的價值。

在不在乎這零點幾秒是很重要。

如果不在乎,有很棒的技術也沒有用。

如果在乎,自己需要的技術,以後一定拿的到。

台灣攝影師們本來很有能力的。

大家一起站起來,這婚禮攝影的門檻拉高,價值提昇。

我的婚禮攝影的理念是〔紀實攝影〕

如何拍與眾不同的照片

提供有感情的回憶

學習不會結束,老師需要給學生新的目標


明年1/8-2/7 我與第一班第二班畢業生們開攝影師生聯展

「說故事的婚禮照片—婚禮記錄攝影師養成班」師生聯展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大夏館1F藝文廊

第三班也快要開始。

幾乎沒有拍過婚禮的學生們,短短的時間成長

拍攝機會還不過多

但是上課前的只拍到畫面的照片完全不一樣

這一堆菜鳥們的作品群一定有參觀的價值


11/20 19:20-21:20 第三班的課程說明會

「免費課程說明會 說故事的婚禮照片—婚禮紀錄攝影師養成班」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大夏館

(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

建國南路和平東路交叉口


****************************************

公共電視 -誰來晚餐2: 日籍婚禮攝影師





這是一個關於追逐夢想的故事。四十七歲的由利正忠是東京理科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十三年前,應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邀約,來台擔任副研究員。五年前,他卻毅然辭去月薪十萬的工作,成為收入不穩定的婚禮攝影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每個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都不一樣,有的人喜好工作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感為榮,有的人喜歡沉醉在兩人世界幸福過一生,但是對我來說小孩是最重要,我很珍惜她們。』原來,由利的女兒在五年前誕生,為了要陪女兒長大,他選擇辭去需要耗費長時間待在研究室的工作,成為工作時間有彈性的婚禮攝影師。
從來沒有正式學過攝影的由利,靠著自學,短短三年內,就拿到了國際級婚禮攝影比賽的獎項,他的婚禮攝影作品風格自然,擅長捕捉凝結在一瞬間的幸福感。不過,因為不懂得推銷自己,由利的婚禮攝影之路始終走得跌跌撞撞,知名度打不開,一個月的收入不過一兩萬是常有的事,夫妻倆也曾窮到要靠湊零錢來過日子。但是這一切都沒有打擊到由利追求夢想的意志。他認為,只要努力,日子一定會有轉機。而一直守候在由利身邊的太太小佩看到老公如此傻氣地向前衝,也只有收拾起擔心,發揮過去學設計的美學眼光,幫老公把關每一張照片,擔任最嚴格的評論者。
轉眼間,大女兒香香五歲了,小女兒惠惠也三歲了。兩人和爸爸的關係親密,羨煞許多人。但是由利不穩定的收入,始終是太太小佩心頭放不下的一塊石頭。到底由利能不能成功呢?宴請神秘嘉賓的這一餐,又會為這個家庭帶來什麼影響呢?

女主人的話

他就是很天真哪,後來我想想,我也是沒夢想的人,那老公有夢想,我就想說,好啊,就是可以的話,我儘量支持他,假如真的是不行的話,我也會開口啊,我也會跟他說你是不是應該再考慮考慮啊,再換什麼跑道或再做其他什麼事情來支持這個家這樣子。

男主人的話

人是這樣,多好、多美的回憶,幾年後、或許幾個月就忘記了,所以只有留下來凝固到照片裡,可以回想,說不定五年後、十年後吵架,想到這些照片,恢復得比較快,我的工作是把這種感情留下來。

來賓的話

由利桑家族給我幸福的感覺,因為我好久沒有跟家人一起吃飯,但是今天為這個機會,讓我有很幸福的感覺,而且由利桑也是跟我一樣從外地來到台北工作,然後他也應該有遇到很多困難辛苦的時候,但是他還是堅持追他自己的夢想,今天他給我那個勇敢和勇氣,所以我覺得接下來,我也還是會好好加油,跟由利桑一起加油!

**************************************

2008年8月公共電視邀請我上他們的新節目"誰來晚餐"。


"誰來晚餐"內容是介紹比較有話題的一般家庭的生活,後半是邀請夢幻貴賓一起吃晚餐聊天。

本來9月錄,10月8日播放。

那時候我們剛搬家,一直沒有整理好,就第一集結束了。

第二集是4月再開始。

沒有想到一個小時的節目花一個月,一共7次的採訪。

真感謝"誰來晚餐"的企編康真與編導。

********************************

田中千繪誇台灣男人溫柔 巧遇「男版友子」深受感動 


更新日期:2009/04/27 17:47

飾 演《海角七號》友子一角的田中千繪暴紅,友子的故事可說是田中千繪來台奮鬥的縮影,沒想到在台灣竟遇到「男版千繪」日籍攝影師由利正忠,千繪聽到由利堅持 圓夢的故事,猶如他鄉遇故知,2人更相約未來一起回日本探訪彼此故鄉,這場聚會將在今晚(27日)9點在公視《誰來晚餐》播出。
47 歲的由利正忠是物理學博士,13年前應行政院邀約來台,擔任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認識了台灣女孩小珮,5年前女兒出生後,由利為了陪女兒長大,毅然決然 辭去月薪10萬的工作,立志成為婚禮攝影師。由利開始過著一個月1、2萬的收入,窮到要靠湊零錢過日子,但他仍不放棄,靠著自學,短短3年內拿到國際級婚 禮攝影獎,追求夢想的堅韌意志,讓田中千繪深感佩服。
這次公視《誰來晚餐》請到田中千繪一起共 進晚餐,由利一家人都相當興奮,女主人小珮問千繪:「成名後有什麼不同?」千繪引用偶像奧黛莉赫本傳記中所言:「成名,不是你自己改變,而是你週遭的人改 變。」她覺得奧黛莉赫本最美的是她的心,心的美麗遠遠超越她外表的美,是自己要學習的目標。再問千繪是否非日本人不嫁?千繪笑說:「到台灣後,我看到台灣 男人比日本人貼心、溫柔,未來是否非日本人不嫁,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04/27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當代大師人體攝影精選-特展

本文轉載自情色藝術博物館
http://irene12san.pixnet.net/blog/post/22417051
收集古今情色藝術,包括繪畫,文學,攝影等作品(注:部份內容不適合未成年讀者欣賞,敬請特別注意。)部落格全站分類:收藏嗜好

*****************************************



當代裸體攝影精選特展
(01):阿倫老鷹



阿隆老鷹隊,美國加州洛杉磯人,以拍攝婚紗攝影起家,擁有十餘年專業攝影經驗,錯出版攝影集,也為著名雜誌拍攝模特兒。
阿隆老鷹隊的裸體攝影,著重於不尋常的性愛模式,例如類似性愛愉虐的情節,有時是施虐,有時是被虐,主題中的人物展現出強烈的性格。
他的作品,也常以蕭然的廢墟或破敗的地點為背景,搭以一絲不掛的裸體的美女,美麗的裸體,頹廢的景象構成強烈的對比與連結。

性愛是美好的,但在阿隆老鷹隊的眼裡,是潛藏著的黑暗的陰影。他的作品帶給人強烈的視覺印象,我們不僅是欣賞裸體美女而已,同時也不得不思索其背後所蘊涵的,性的社會文化議題。


注:本文所選錄的圖片屬於原創者所有,而依“著作權法”第49條相關規定引用圖片。






**********************************************

02 -維尼斯特弗朗索瓦


圖:美胸線條

本維尼斯特弗朗索瓦,法國巴黎人,業餘攝影師,他的裸體攝影作品,呈現柔和,甜美的光線,時而表現出一種精巧,不可思議的影像力量,帶給觀賞者對於照片產生美好的想像力。
對於裸體主題的攝影,他並沒有特意要表現某種特殊目的,而是單純地抓住拍攝時心中的情感與情緒。他雖是業餘的攝影師,卻是相當多產,也在自己的網站放置攝影作品,每天吸引上萬的網頁點閱率。


注:本文所選錄圖片屬於原創者所有,而依“著作權法”第49條相關規定引用圖片。






圖:瀑下沖涼








圖:雙姝








圖:顧影自盼








圖:美臀


************************************************** *

(03):圭多阿金蒂尼




吉多阿金蒂尼,1966年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本來是醫學院學生,因熱愛攝影而放棄學業,23歲起從事時尚攝影。1990年遷往美國,目前活躍於美國及義大利,而主要的工作地點是在美國洛杉磯。
吉多阿金蒂尼為許多知名雜誌拍攝人體模特兒,例如“MarieClaire”,“全景”,“Men'sHealth”,“時尚”,“馬克西姆”及“花花公子”等雜誌。由於他在裸體攝影的卓越攝影才華,他也成為花花公子雜誌的御用攝影師。
2003年,吉多阿金蒂尼出版了第一本裸體攝影集“Silvereye”,呈現出極為精美的攝影棚及戶外的裸體攝影作品,這本書也反映了他個人對於雕刻及舞蹈的個人熱情。2005年,他出版第二本裸體攝影集“私人房間”,呈現完全不同的攝影風格,影像充滿了情色主義(色情)。他認為裸體與情色的意涵是不可分離的。這本書是累積了他十年來的攝影菁華作品,包括在攝影棚,高級住宅,五星級飯店等精緻場地,搭配一流的模特兒所拍攝出來的令人驚艷的影像。










注:本文所選錄的圖片屬於原創者所有,而依“著作權法”第49條相關規定引用圖片。

**********************************************


待續......http://irene12san.pixnet.net/blog/post/22443676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人體攝影百年回顧展(下)

轉載自Erotic Art Museum 部落格

第11頁-20頁---http://irene12san.pixnet.net/blog/post/22096151
(收集古今情色藝術,包括繪畫、文學、攝影等作品 )(註:部份內容不適合未成年讀者欣賞,敬請特別注意。) (部落格全站分類:收藏嗜好)

免責聲明--此轉載網站已經檢察官認定為不起訴網站..詳情..

衛道人士及未成年者請注意..



(11)   「明信片」式的裸體攝影作品(上)

「明信片」(Postcard),大約是在1860年代發明的,據說最早是一位德國畫家在硬紙卡上畫了一幅精美圖畫,要寄給他的朋友做為結婚賀禮,但郵寄時,郵局卻沒有那麼大的信封可裝下這幅畫。於是郵局人員請他將收件人的姓名及地址直接寫在圖畫的後面,最後他的朋友順利收到了這封信。世界上第一張明信片就這麼誕生了。

1869年,奧地利的維也納郵局首先發行明信片,將其列為印刷品郵件,收取較低的郵費費用,而受到民眾的歡迎。德國郵政總局立即跟進,於1870年發行明信片。歐洲各國郵局亦相繼發行明信片。

就在這個時候,情色攝影作品亦趕上這波明信片的熱潮。出版商紛紛推出明信片大小的裸體攝影作品,以供民眾購買。這種單張的明信片作品,價格便宜,又方便攜帶及收藏,受到市場的喜愛,而盛極一時。









(12) 「明信片」式的裸體攝影作品(下)





當時民眾購買明信片裸體攝影作品,是為了蒐藏的目的,很少人會真的拿去寄信。這股蒐藏情色明信片的熱潮襲捲歐洲,根據估計,在1899年這一年,德國境內發行了8800萬張,英國發行了1400萬張,比利時發行了1200萬張情色明信片。
當時,法國是情色明信片生產的大本營。1900年時,巴黎地區至少有3萬名雇員是從事這方面相關的工作,可見這個產業的規模與蓬勃程度。
這些情色明信片的內容,大多類似今日的美女寫真集,以身材曼妙的美女為模特兒,拍出性感的裸體照片,裸露的尺度不會太超過,較能符合社會道德的規範。








(13)  殖民地風情的裸體攝影作品


19世紀的歐洲,正是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時期,攝影技術的誕生,很快就被運用來記錄殖民地風土民情。以往只能靠著文字或圖畫來描繪殖民地的景象,如今,有了一張張照片,真實而生動的呈現數千公里外的異地風俗。
對於從事殖民地調查研究的學者的來說,攝影也成了重要的記錄工具。就在這一時期,以殖民地女性為模特兒的裸體攝影作品亦隨之誕生。這種人體攝影作品,雖然也有情色的意味,但無疑的,更是為了滿足當時人們對於異國的好奇心理。
攝影工具,是否如學者所認為的,可以「客觀的」記錄殖民地的風土民情,讓本國的民眾更認識殖民地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這種透過鏡頭的「殖民地凝視」(colonial gaze),其實只是反映拍攝者的主觀認知,拍攝者渾然不自覺他自己的偏見或主觀。當時,在白種人的優越感下,鏡頭所呈現的景象,往往代表著殖民者的觀點,無法真正的認識及欣賞不同土地、不同種族的文化。

p.s.部份作品的私處做了馬賽克模糊處理,以避免困擾及爭議,敬請見諒。




                        




(14)  早期的男性裸體攝影作品


男性裸體攝影的出現大約在19世紀的下半葉,相對於女性裸體攝影作品,數量少了許多。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情色作品的消費以男性為主,所以攝影作品當然以女性裸體為主。而且女人的軀體遠比男人更為美麗與性感。
這當然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層的因素則是社會文化中的男女權力結構的差異所致。以父權為文化中心的社會,文化的規範及社會的道德都嚴格要求女人必須擁有婦德,行為端正,以符合社會對淑女的要求。女人受此文化制約,怎敢去消費蒐藏情色作品呢?
因此,男性裸體攝影作品的數量當然就極為稀少了。同時,男性裸露的攝影作品也更為保守,無論古今,曝露男性的私處,往往被視為比裸露女性私處更觸犯社會的道德忌禁。其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15)   「畫意攝影主義」的裸體攝影作  (上)

「畫意攝影主義」((Pictorialism) ,是指將攝影作品呈現出繪畫般的質感。這種傾向,在攝影技術誕生之初,歐美藝術圈就熱烈爭辯著,攝影是否算是一門藝術?早期的攝影師也曾嘗試拍攝出學院派繪畫般的照片,以爭取藝術圈的認同。

1886年,英國人彼得亨利‧艾默生(Peter Henry Emerson)發表《攝影:一種繪畫藝術》(Photo:A Pictorial Art)的論文,促成「畫意攝影主義」的風潮,影響所及,東方的攝影師,例如中國的郎靜山,其作品也深受這股風潮的影響。
「畫意攝影主義」的作品將影像某部份做模糊或柔焦處理,或者利用後製過程,將底片抺出具有質感的筆觸,讓攝影作品表現出繪畫般的意境,望透過這樣的處理,以除攝影與繪畫之間的差別。
1880年代起的二三十年間,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裸體攝影作品,採用了「畫意攝影主義」來從事創作。







(16) 「畫意攝影主義」的裸體攝影作 (下)

「畫意攝影主義」((Pictorialism)的攝影師嘗試各種人工的方式,例如使用柔焦或底片處理潤飾畫面,極度注重美學,大量倚賴暗房沖洗照片時的技巧,使攝影作品呈現出來的影像如同繪畫作品,充滿藝術的美感。


「畫意攝影主義」的風潮從1880年代持續到第一次大戰之後,隨著畫意攝影逐漸流於公式及落入俗套,過於強調消除攝影與繪畫之間的差異,使攝影藝術的發展受限於某種框架,因而激起反省的聲浪。第一次大戰之後,現在主義(Modernism)的理念興起,強調純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視攝影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畫意攝影主義」就逐漸式微了。












(17)「裸體主義運動」的攝影作品



1920年代,歐洲的德國興起一股戶外裸體的攝影風潮,雖然這股風氣在1900年左右就開始萌芽,但真正成為一股潮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後,受到戰爭的衝擊所激起的各種人文的反思。

戰敗的德國,掀起文化及政治改革的聲浪。思潮澎湃,而其中之一就是裸體主義(nudism)運動的產生。裸體主義者主張讓人的身體拋開文明束縛,回歸大自然。這種思想,傳至東方,或被譯為「天體主義」。


裸體主義,為戰敗的德國民眾找到了情緒的出口,受到民眾的歡迎,而成為一種社會運動。許多戶外裸體攝影作品紛紛問世。這股風潮也很快地流傳至歐洲各國。然而,隨著極右派希特勒納粹政權的上台,裸體主義運動很快就受到禁止及壓制。雖然如此,裸體主義已成為一種信念。直到今日,裸體主義已成為一種普遍而被接受的理念。
以下所選的照片,約是1925年裸體主義時期的裸體攝影作品。









(18):追求自然光影的裸體攝影作品
早期的裸體攝影作品,無論是「學院派」(藝術取向)或「情色派」(市場取向),大多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借由人為的燈光操作,使拍攝出的作品呈現如傳統繪畫的質感。
1900年以後,攝影界的分裂主義抬頭,開始反對當時盛行的「意象攝影主義」,強調所謂的純攝影,也就是強調攝影必須擺脫傳統繪畫的框架,以展現其獨立的藝術生命。攝影師開始走出戶外,運用自然的光影來捕捉人物及其表情,而不在倚賴攝影棚內的燈光操作。
在自然光影下拍攝的裸體攝影作品,展現了新的生命力,照片的人物不再像是舞台上的人物,而是更為真實的個體。進入20世紀,攝影藝術逐漸擺脫了繪畫藝術的陰影,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19)「Pin up Girl」的裸體攝影作品 





「Pin up」是非正式的英語,意指釘在牆上的圖畫,隨時可以欣賞。什麼圖畫會被釘在牆上呢?對大多數的年輕男女來說,就是偶像的寫集照了。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成長經驗,從報章雜誌上剪下心儀的偶像照片,貼在桌前或床旁的牆上,以滿足自己對偶像的愛慕心情。
1920年代的美國,由於電影工業的興起,塑造出許多偶像明星,明星寫真照片被很多人釘在家裡的牆上,一時蔚為風潮,因此出現許多的Pin up girl的模特兒,可算是史上第一波的寫真集熱潮。攝影師大量拍攝美女的寫真照片,以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Pin up girl的寫真照片較傳統的情色裸體照片尺度保守,以傳達性感及引人遐思,因此不會有太過煽情的姿勢或畫面。










(20):「現代主義」的裸體攝影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歐美藝文界產生了極為深達的影響,無論是文學、戲劇、舞蹈或攝影,都受到戰爭的衝擊而產生反思。攝影技術的發展至這個階段已趨於成熟,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下,攝影工作者開始進行各種新的嘗試,攝影告別了古典主義,而進入了現代主義的時代。
這時,攝影技術不僅被廣泛用於商業廣告,攝影更視攝影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攝影師放棄了傳統的思維及創作模式,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思考如何創作。這樣的新視野,使攝影跳脫了原有的框架,而在本質上有一些革命性的進步。至此,攝影已完全取得了獨立的藝術生命。
這種新的發展趨勢,使攝影完全擺脫了傳統,可視是一種「新攝影」(New Photography)。








----------------全文完---------------





樂愛生活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