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由人體排列的花卉太美了

          ATT11141.jpg





     ATT44474.jpg






     ATT55565.jpg






     ATT77787.jpg






     ATT222142.jpg






     ATT333163.jpg






     ATT666176.jpg





     ATT888218.jpg





     ATT1117173173.jpg





     ATT1319191519.jpg





      ATT12181820182.jpg 





      ATTA10101010.jpg





     ATTB1111511.jpg





     ATTD1313113.jpg





     ATTF15152155.jpg





     複製 -ATT11141.jpg





     ATT99999.jpg





     ATT10161611164.jpg





     ATTC12121212.jpg





     ATTE14141914.jpg







原文:http://t921084555.pixnet.net/blog/post/26175089-%E7%94%B1%E4%BA%BA%E9%AB%94%E6%8E%92%E5%88%97%E7%9A%84%E8%8A%B1%E5%8D%89%E5%A4%AA%E7%BE%8E%E4%BA%86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超越單眼錄影-Sony推出PMW-F3交換鏡頭攝影機

作者:DCView編輯部

超越單眼錄影-Sony推出PMW-F3交換鏡頭攝影機








Sony PMW-F3是一款以電影、進階電視製作為目標市場的可交換鏡頭專業攝影機,採用了Exmor Super35 CMOS的高性能感測器,這也是Sony第一款感測大小為 35mm (24x36mm)的手持式攝影機(對角27.1mm),每個像素上,單位感測面積約為目前 35mm 單眼相機的四倍大,藉以達成低雜訊、純淨的影像品質。


PMW-F3可以拍攝1920×1080解析度的HD Movie,影片的壓縮採用MPEG-2 Long GOP格式,儲存格式會跟XDCAM EX系列通用,並且可以支援DVCAM格式。

另外,PMW-F3也支援了慢動作、快動作拍攝,當採用720/23.98p格式時,可以拍攝1/2.5倍速慢動作(相當於60p)。


在鏡頭方面,採用了Sony的特殊鏡頭規格,但可以轉接PL電影鏡,這是使用最廣泛的電影鏡頭規格,而且,目前市場上存在相當多、價格又便宜的PL鏡頭、老鏡。


PMW-F3在套餐就搭載了三款PL鏡,分別為35, 50, 85mm F2.0定焦鏡頭。


另外,PMW-F3提供一個0.45", 852×480的觀景窗以及3.5", 640×480解析度的LCD,機背有 ExpressCard/34插槽,機身的連接埠包括HD-SDI、BNC、HDMI、2個RCA音頻輸出,還有兩個XLR音頻輸入、IEEE 1394、USB介面...等。


PMW-F3的機身大小為151×210×189mm,重量約2.4kg,使用電池為BP-U60,可以連續工作170分鐘左右。


PMW-F3預計在2011年2月1日上市,搭載35mm、50mm、85mm三顆T2.0鏡頭(PL接環)的售價為220萬5000日元(型號為PMW -F3K),而單機售價為152萬2500日元(型號為PMW-F3L)。














相關參考相關參考:http://www.sony.co.jp/SonyInfo/News/Press/201011/10-152/index.html


原文:

全文網址: 超越單眼錄影 Sony推出PMW-F3交換鏡頭攝影機 | 數位生活 | 3C產品 | udn數位資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83188#ixzz1bz50ePeP
Power By udn.com

解決DSLR錄影的收音品質問題!

解決DSLR錄影的收音品質問題!
現在攝影界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用DSLR數位單眼相機來錄影,雖然得到單眼相機的淺景深,但DSLR錄影的收音品質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原因出在所謂的AGC(註1),楔石怪兵器從美國引進Beachtek迷你混音器,完掌控專業收音的控制及監聽,
可解決DSLR的噪音問題!
目前有2款Beachtek迷你混音器



DXA-5Da
解決DSLR錄影的收音品質問題,完掌控專業收音的控制及監聽,可解決DSLR的噪音問題。
  • 2個XLR專業耳機輸入孔(無供電),可使用專業的收音麥克風
  • 可使用3.5mm麥克風輸入,方便無線麥克風的使用
  • 立體雙聲道獨立調控,並可使用監聽耳機。
  • LED顯示收音的訊號及狀況
  • AGC 失效控制(有效控制DSLR的增益噪訊)
此款適用於各款具有錄影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因為XLR插孔無供電,可使用無線麥克風或有裝電池的麥克風,或當作和混音器輸入介面。
DXA-SLR
解決DSLR錄影的收音品質問題,完掌控專業收音的控制及監聽,可解決DSLR的噪音問題。
  • 2個XLR專業耳機輸入孔(供電),可使用專業的收音麥克風
  • 具有前級擴大功能,提供15db無噪音的擴大效果
  • 可使用3.5mm麥克風輸入,方便無線麥克風的使用
  • 立體雙聲道獨立調控,並可使用監聽耳機。
  • 可輸入相機音訊,用於撥放監聽
  • AGC 失效控制(有效控制DSLR的增益噪訊)
此款適用於各款具有錄影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因為有XLR雙插孔(可供電),可使用無線麥克風或多數的專業麥克風,或當作和混音器輸入介面。

(註1)何謂AGC:因為DSLR具有AGC音量自動增益控制,當收音音量低時,會自動提高音量,造成噪音也跟著提高。
測試影片

BeachTek DXA-5D Audio Test, Part 1 from Dan Chung on Vimeo.



Beachtek DXA-5D Audio Test, Part 2 from Dan Chung on Vimeo.
原文:http://www.kphoto.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NEW365&Rcg=47551

[ 單眼錄影]-六個不可不敗的理由

以下文章轉載自http://article.dcview.com/newreadarticle.php?type=2&id=8727

[ 前言 ]

整體單眼相機錄影的市場及應用,在技術成熟、價格便宜以及更高畫質的幾個因素下,在 2010 年終於引爆。
不僅是便攜式的單眼相機,都(或即將)強調高畫質 720P/i 或 1080P/i 錄影能力,一直到專業級的數位單眼、入門級的數位單眼,也逐步加入此一高畫質 HD 錄影的戰役。
在門檻價位上,尤其是可以錄影 1080 / 30 fps 的Canon 550D以低價切入市場,Panasonic G2 蓄勢待發並加入觸控功能,Sony 、Samsung 紛紛表態介紹新的產品及搭載的鏡頭後,整個單眼錄影的大未來及可能性,更愈加地令人期待。

但對錄影領域不太熟悉的初學者而言,可能還沒體會到各相機大廠何以如此重視這個市場?以及,對於用戶而言,它的重要性及應用可能在哪裡?

在本文中,我們特別整理了幾個「單眼相機錄影」的優勢,這些優勢,是相對於一般家用 DV / 小 DC 所做的相對比較。

DV錄影的時代當然還沒結束,但猶如老兵一樣,只是凋零,已是逐步的萎縮,並受到單眼/小DC的重大衝擊。
尤其是數位單眼,就像是原子彈引爆一樣,為過去的家用DV/專業DV帶來更大的的衝擊。




我們便以「不可不敗」為題,來做一個整理。

[ 單眼錄影-六個不可不敗的理由 ]

1. 淺景深的營造

由於感測元件較大、搭載的鏡頭實際焦長較長...等因素,使用單眼來進行錄影,會比小DC/家用DV,得到更明顯的、更優美的淺景深效果。
一方面,可以讓主題更突顯,另一方面,柔美的散景也會讓畫面更加專業化。

各位可以觀察一下電影、偶像劇,尤其是夜景中的拍攝,是否景深很淺,散景中的光點相當的漂亮?
在過去,這樣的效果,事實上是需要動輒數百萬或是上百萬的專業錄影機器才能拍攝出來的!

現在,最便宜的搭配,使用單眼錄影,可能在二~四萬元左右,就可以拍出影片品質優、淺景深明顯的效果了。對於傳統的製片者,可以說是一大震撼了。難怪日本的電視台,好萊塢的電影,都已有使用單眼來拍攝影片的先例了!


2. 微光時, 純淨的影像表現


感測元件較大的另一個優勢,則是在微光場景、室內環境、夜景...的拍攝中,可以得到更純淨、可用性高的影片。

若是使用一般的家用 DV / 小DC,在光線微弱、環境挑戰的情況下,基本上還是無法克服高雜訊的問題。然而,單眼錄影的能耐,動輒可以在 ISO 1600 甚至是 ISO 3200,還能保持可用的影片品質,這是傳統家用 DV / 小DC,難以比的上的。


3. 可以更換鏡頭, 表現多樣的題材, 更具趣味性的變化


是的,既然是單眼錄影,另一個有趣的變化,即是單眼相機是可以更換不同的鏡頭的。
包括魚眼鏡頭、超廣角鏡頭、大光圈鏡頭、旅遊鏡頭、大砲級望遠鏡頭、微距鏡頭、移軸鏡頭...等。都可以更換使用在單眼錄影的領域。

這樣的變化,提供了單眼錄影領域莫大的可能及視覺震撼,我們可能錄的是微距裡的昆蟲世界,可以用大砲錄鳥類生態,可以用超廣角展現城市的風情,以大光圈鏡頭拍攝人像。
也因為鏡頭的區隔及變化,我們可以依題材選擇適當的鏡頭,達到最佳的效果。

而這樣的變化,不單單是傳統家用 DV / 小DC 領域難以望其項背,也常因鏡頭適用的關係,讓拍攝出來的影片畫質更好,效果更佳。


4. 更紮實的影像感受,
媲美專業級的拍攝質感

我們提到,單眼錄影的影片,常有更紮實的影像感受。
我們若是單純地擷取影片中的單張影像,亦可以感受再其中的差異處,包含了更純淨的影像結果,更多的層次,更好的細節,更棒的散景...,這些原本在靜態影像中,單眼會勝過小DC的地方,同樣地,表現在單眼錄影的領域。


5. 一機多用

其實,不管是單眼、小DC、家用DV、手機,都一直試圖在走一機多用途的路線。
難而,手機、家用DV的拍照能耐,從畫質及操作功能看,從來難以超越單眼相機。
倒是單眼錄影,即使是在現階段初試啼聲的階段,影片的質感即可以超越小DC、家用DV、手機!

這是機器本身的特質使然!

而單眼同樣在多用途上,同時展現了靜態畫面及動態影片上,雄厚的實力及可能。
它可以同時在低成本的基礎下,以畫質為前提下,達成最佳的靜態、動態紀錄的最佳均衡點!


6. 可以套用相機的各種風格,營造影片的趣味性

目前許多單眼相機都可以將原本套用在靜態相片上的「相片風格、底片風格...」等原本用在後製作上的濾鏡,同樣套用在影片上面。
因而,無論是黑白的、特殊色調的...等型式的影片,便可以相當輕鬆的進行製作,不僅是趣味十足,使用上也相當的容易!


[結語]--低成本高品質的影片製作時代已然來臨

在單眼相機的推陳出新下,HD 錄影無疑將是未來的一大重點,而基於對焦技巧、影片的控制...等議題,仍然有相當的討論及成長空間,未來,我們可以預料,「單眼錄影」的市場不僅將蓬勃發展,其間的應用,也勢必緊緊捉住許多用戶的目光。

影響所及便是,一個低成本高品質的 HD 影片製作時代已然來臨了!

單眼錄影的入門門檻,若是就機器設備成本看可以說很低,但若就技巧面看,那就不一定了,那也意謂,其間也提供了入門者、玩家更多的揮灑空間,您準備好要迎接這個新時代了嗎?

一個兼具趣味、生活化又延展性高的 HD 錄影新時代!


原文: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HD影片上傳編輯

那時候,應該算是一個轉戾點吧。三年多前,差不多是2005年的年底,一台主流的16倍速DVD燒錄機掉到了兩千元以下,其規格也已經十分成熟,很多人是在當時才購入自已的第一台DVD燒錄機。第15期的電腦王,因應時勢製作了一個「DVD最強達人」專題,從燒錄機的選擇、影音的轉檔及燒錄一氣呵成,打造出夢幻的「一人DVD壓片工廠」。
很可惜的,三年後的今天,主流影音格式已經從SD標準畫質躍昇成HD高畫質,一台藍光燒錄機卻仍然要破萬,硬體跟不上軟體的腳步。筆者預測如果有一天我們來做「一人藍光光碟壓片工廠」,應該就是使用GPU來轉檔的軟體已經十分普及、藍光燒錄機也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了。
剪輯HD影片有多操
我的電腦夠力跑後製嗎?這個問題可以分三方面來討論,分別是「剪輯、特效與轉檔」。一般來說單純做剪輯的硬體需求比較輕鬆,最主要是要有足夠的記憶體供匯入剪輯軟體的素材使用,來減少頻繁存取硬碟置換檔所造成的系統負擔及時間延遲。當然了,如果有一顆高效能的硬碟,在匯入、匯出素材時,或者是編輯時間軸都會比較順暢。

至於處理器的資源主要是耗用在特效以及轉檔的運算上。特效可分為2D與3D特效,專業玩家可能會買繪圖卡來做輔助,最主要就是利用OpenGL來加速3D場景物件的運算,對於2D畫面的幫助比較不大,所以其實如果沒有要玩像「3ds Max」這種處理三維物件的軟體,並沒有必要特別添購專業繪圖卡或高階的顯示卡。

不過像NVIDIA近來狂打的CUDA技術,在轉檔以及套用2D濾鏡特效時的編碼就確實可以幫得上一些忙,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了,如果只是應付一般的剪輯需求,不妨把支出投資在處理器、記憶體以及硬碟上,所看到的實質效益會比較明顯。

處理高畫質影片的重點
HD影片的後製處理流程其實沒什麼特別,最主要就是要「使用不容易失真的擷取方式」、「挑選支援高畫質的剪輯軟體」以及「輸出正確的檔案格式」。其中只要遺漏掉一個環節,就有可能讓原本辛苦錄製的HD高畫質影片功虧一簣,比如說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來擷取影片、轉檔參數設置不正確等等,都會讓原本的畫質流失不少。別廢話了,就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步──把檔案傳送到電腦裡
雖然有些DV可以直接在機身上編輯影片(通常為硬碟機種),但是要做仔細一點的修整,還是先把影片傳到電腦裡吧!筆者的建議是,先利用機身的修剪功能把不必要的片段刪除掉,比如剪掉片頭跟片尾不小心錄到的畫面,可以省去不少傳輸時間。

影片的傳送方式
目前DV與數位相機最常使用的資料儲存媒介,不外乎DV帶、DVD以及硬碟、記憶卡這四種。而不管是哪一種,如果是透過機身上的連接埠來輸出影片,都是以這兩種方式:

傳送檔案
傳送檔案的意思,就是把硬碟裡的影片檔直接傳輸到電腦裡,通常是經由USB介面來達成,當DV透過USB連接到電腦,它會被視成外接儲存裝置。使用這個方式的好處是:使用者可以自由處理DV硬碟裡的檔案,而且這種硬碟式的攝影機會將每個片段存成獨立的影片檔,不管是在剪輯或是素材的管理上都會比較方便。
目前使用AVCHD格式來錄製影片的DV,其影片都是以檔案的形式存在,傳輸時可以幾乎達到無失真。

傳送影音串流
硬碟式的DV是把影片存成檔案,但是使用DV帶做為儲存媒介的DV就沒辦法這麼做了。因為記錄在DV磁帶上的是一連串的數位訊號,而且這些資料是以「線性」的方式儲存,只能快轉或倒轉去找某個片段,並無法隨機存取。

既然不能用檔案傳,那麼就得利用攝影機的磁頭來讀取磁帶上的資料,然後再以串流的方式送到電腦中。使用影音串流來傳送的好處是,剪輯或是串流擷取軟體可以直接控制DV,一邊播放一邊選擇要擷取的片段,雖然擷取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但是可以提供使用者比較直覺的操作方式。



假如手邊的筆電、桌機主機板都沒有內建1394埠的話,那麼就添購一張1394卡吧,筆電可以用PCMCIA或Express Card來轉接。

Canopus、Blackmagic Design都有發表HDMI擷取卡,可以擷取未經過壓縮的高畫質影音訊號,但是一張不便宜。




54C11_p2_10.jpg、54C11_P2_11.jpg

第二步──素材準備好了,開始剪接吧
把影片檔都傳輸到電腦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剪輯後製的動作了。市面上的剪輯軟體為數不少,如果我們只是剪剪自拍影片、或者是生活的花絮,其實不必殺雞用牛刀。但是至少要注意該軟體支不支援高畫質影片的匯入及輸出,尤其是大部份的剪輯軟體都得使用最頂級的版本才能處理AVCHD格式的影片,如果還要加上藍光光碟的燒錄就更不必說了。

依需求選擇合適的剪輯軟體

我們不是專業的後製公司,沒有必要添購昂貴的硬體設備及高檔的剪輯軟體,像Adobe Premier Pro或Sony Vegas、Apple Final Cut Studio這些破萬元的進階版本就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如果沒有營利需求,選擇「消費型」的剪輯軟體就可以了。

在台灣,非商用軟體很少有賣超過四千塊的,這算是一個價格的上限。而在這個區間範圍內,其實就有不少類型的剪輯軟體可以選擇,有傻瓜型、偏重娛樂性質的,也有半專業型、注重剪輯功能的,端看玩家的需求而定。

剪輯功能威力導演、會聲會影這一類的剪輯軟體都是屬於入門型,專為可能什麼都不太懂的初學者而設計,但這並不代表只有初學者才適合使用,因為其版本演進至今,功能都已經十分強大,不需要學習進階的剪輯技巧便能夠做出很像樣、夠水準的影片,也就是很容易上手。如果你對於影片的處理並沒有很嚴苛的要求,其實考慮入門型的剪輯軟體不但可以省時又省力,還能享有一氣呵成的便利性。

不過,入門型的剪輯軟體求的是易用性以及具親和力的使用介面,在剪輯功能方面通常會做得比較陽春。如果你習慣要有很自由的編輯環境,還好,並不是消費級的剪輯軟體都是傻瓜取向,比如Sony Vegas Studio的價格就很平實、其剪輯功能卻一點都不輸專業級。

支援的媒體格式
基本上,現在的剪輯軟體都已經可以支援匯入及輸出主流的影音格式,但是在客製化的細項上還是會有所差異。比如說同樣是MP4格式,有些軟體可以輸出的解析度就不多,客製化的彈性並不高,尤其是有些線上影片網站對於上傳的影片格式要求比較龜毛,這點應該要特別注意。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附加功能的多寡了。剪輯軟體可以有什麼附加功能?比如說可以把影片輸出到iPod、PSP、Zune等等的裝置,或是直接上傳到線上影片網站、與社群分享資源。

那麼,免費軟體呢
免錢的大家都愛,不過筆者還是建議使用付費軟體會比較可靠,一來不必擔心影音格式沒有支援,二來在剪輯的流程上也會比較順暢,而且免費、有齊全剪輯功能的軟體實在非常少,大多是注重在轉檔以及簡單的影片分割。

從國內的通路鋪貨以及線上網站的銷售情況為依據,我們選擇了兩套在國內能見度較高、最容易取得的產品來做介紹,再另外補齊兩套在國外也頗受好評、售價低於150美金的剪輯軟體。雜誌版面無法呈現它們的所有功能,必定還有遺漏的地方,還好這四套剪輯軟體都有提供試用版下載,就請讀者務必再親身體驗了。



剪輯軟體有沒有GPU加速?
 
假如不談OpenGL,目前GPU在影片剪輯的應用仍然有限,Badaboom跟TMPGEnc Xpress算是近來較具名氣的轉檔及編碼工具。而現在可以在網路上下載到的威力導演v7,其實也有跟TMPGEnc Xpress一樣的「加速2D視訊濾鏡編碼」功能,目前只對H.264有效。

                                                                                     其它精采內容請見54期電腦王



原文:

廣播、專業級的視訊設備,通常會再搭配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HD SDI或更高階的介面來傳輸未經壓縮的數位訊號,其接頭是採用BNC端子。

數位、類比端子不同
傳送檔案請直接使用USB。但是傳送影音串流就比較麻煩,因為端子的傳輸特性以及訊號的種類不同,畫質也會不一樣,影音串流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類比與數位訊號兩種類型:

數位訊號
DV本來就是一個數位產品,直接使用數位訊號傳送到電腦裡可以減少很多無謂的失真。而數位訊號的主要傳送方式就是透過1394介面,因為其頻寬大、訊號穩定等等的特性,以及天生就是為了家電而設計的傳輸架構,非常適合用來運送資料量龐大的影音訊號,一直到現在較為中高階的攝影機仍然將其列為基本傳輸介面。

那麼,USB難道就不適合嗎?在幾年前,USB只是用來傳輸DV機身上SD卡裡面的靜態影像資料,或者是將DV當成網路攝影機時的資料傳輸線。因為那時候的USB規格大部份都是1.0,12Mbps的傳輸速率難以負荷高品質的影音流量。雖然在USB 2.0已很普及了,而且軟體端也能支援使用USB來擷取視訊,但是其傳輸特性仍然容易讓畫面的品質降低。

除了1394跟USB,HDMI也能夠傳輸數位的影音串流,但現階段在電腦上還要再加裝一張「HDMI擷取卡」才行,這張擴充卡並不便宜,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類比訊號
DV也能夠輸出類比的影音訊號,通常是由Composite(AV端子)、Component(色差端子)或S-Video(S端子)來傳送。這些訊號電腦當然是不能直接接收的,需要再透過影像擷取卡來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就好像電視卡一樣。當然了,硬體的優劣便會影響到訊號的轉換品質,一張高品質的影像擷取卡要價不斐,除非有特殊需求,不然還是買一張只要幾百塊的1394卡比較實在。

Full HD影音新視界-HD高畫質的認識

2009-09-18







HD(High Definition),中文為「高畫質」(中國大陸翻譯為高清畫質),比標準畫質(SD,Standard Definition)解析度高(>720條)均可稱為HD。Full HD為當今影像規格的潮流,其垂直掃描線達1080條(DVD SD標準為480條)。



HD的優勢有:1.符合大畫面的趨勢;2. 呈現更細膩的畫面細節;3.更豐富的層次感;4.更高的對比度。



HD的影像製作通常以16:9取代過去DVD的4:3,主要在接近人類視野的寬度,也同時讓影像有如同電影般的臨場感。


所有HD新規格的呈現均是在讓影像能夠更貼近人們舒服的視覺,進而提升視聽品質。



想要完整享受HD的高品質視聽感受,在所有的影像工作環節都必須配合。在器材方面,須有高畫質播放器(Ex:藍光播放機),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端子和線材,高畫質顯示器(Ex:Full HD液晶電視)。



在播放素材方面,必須是以HD攝錄影機拍攝,並以HD的手法進行剪輯,最後輸出以HD規格的輸出模式(Ex:藍光光碟)完成影音建構才可謂是完整的HD影片。HD器材與HD播放素材缺一不可,才能完整進入HD的多媒體世界。



進入HD影音享受的世界目前尚有高價播放器材的門檻,在影音製作方面同樣面臨高價HD攝錄器材的門檻和攝錄技術及剪輯工具、花費時間等課題。日後本單元將逐步為大家探討HD影音新視界相關話題。希望藉由這樣的單元,讓廣大的視聽觀眾更了解也更深入HD的世界。


高畫質1080P?何謂高畫質電視(HDTV)訊號

一般高畫質電視( HDTV)訊號泛指720p以上之影像訊號格式(720p/1080i/1080p等)。
其代表每一個畫面都是以高畫素密度攝影並儲存或播放。
HDTV技術下,可以帶來更細膩的自然影像,也可以提供更大畫面觀賞的選擇。

HDTV訊號下,所需要的電視解析度
各國逐步推展數位訊號的播送以及各項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支援,
均使HD規格越來越普及至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也因為高畫質影像的細膩度,讓消費者能感受到過去所沒有的臨場感。
HDTV訊號下,XGA等級以上的(1024x768)電視即足以觀賞其影像。

I(交錯掃描,Interlace)與 P(循序掃描, Progressive)有什麼不一樣?
在NTSC規格下,電視每秒鐘可呈現60個連續畫面。
但是,影像訊號透過電視台傳送或儲存於DVD時,
會有傳輸頻寬或儲存容量上的限制。為了突破這些限制,
交錯掃描(Interlace)技術就是將影像訊號每一個畫面的影像訊號拆解成一半,
使影像訊號容量減少一半的最佳方式。
相對的循序掃描( Progressive)就是將每一個畫面以完整不拆解的方式,
傳輸或儲存影像訊號。

1080i與1080p影像訊號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要選1080p?
數字代表的是相對掃線數之影像密度。
數字後面的是交錯掃描(interlace)的意思,
表示循序掃描(Progressive)的意思。
以l080條掃描線訊號為例,1080i表示以奇偶數掃描線交錯方式呈現畫面,
1080p表示以全掃描線方式顯示完整畫面。
所以1080p的畫面顯示會比1080i更流暢、穩定、不閃爍。

何謂Full-HD (1920x1080)面板?
所謂的Full-HD (1920x1080)代表面板解析度,
水平像素為1920,垂直像素為l080,組成的16:9的黃金視覺比例。
傳統映像管電視的掃描線數480條,
相當於VGA等級(852x480)之薄型平面電視,
更高一階之XGA等級薄型平面電視具備1024x768之面板解析度,
而Full-HD(1920x1080)掃描線數相當於l080條,畫質顆粒細膩度加倍,
細節層次將更豐富。

Real Full-HD薄型電觀
薄型化電視(電漿&液晶)都具備兩大結構-面板總成及影像處理總成。
Real Full-HD薄型電視
是指採用Full-HD (1920xl080)高清晰面板並具備可接收處理1080p高畫質訊號之電視。



原文:

【下載電影前必看】畫質版本差異 與 電影檔案格式 /DVDRip、BDRip

網 路 上 常 見 的 影 片 畫 質 區 分 方 式


.CAM ( 槍版 )
CAM通常是用數位攝影機從電影院盜錄。有時會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數時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攝影機會抖動。
因此我們看到畫面通常會偏暗,人物也常常會失真,下方的字幕時常會出現傾斜。
由於聲音是從攝影機內建的麥克風錄製,所以經常會錄到觀眾的講話聲、笑聲等背景雜音。
因為這些因素,影片的畫質和聲音的音質通常都很差。



.TS ( 準槍版 )
TS是TELESYNC的縮寫。TS與CAM版的標準是相同的,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 (一般是影院座椅上為聽力不好的人設的耳機孔)
這個音源不能保證是好的音源,因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擾。
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專業攝影機在投影室錄製,所以影片畫質可能比CAM好。
但畫面的起伏很大。論壇上常出現的有一般TS版和經過修複的清晰TS版

TS



清晰版TS


.TC ( 膠片版 )
TC是TELECINE的縮寫。TC使用電視電影機從膠片直接數位拷貝。畫面質量還不錯,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
其音效往往採用AC3的聲音編碼,你需要AC3聲音解碼器才能觀看。
這些影片通常會使用正確的高寬比(2.35:1),但有時也有4:3的TC。這就是被大家經常誤會成DVDrip的膠片版,這種版本往往出現在影片公映一個月左右,畫面效果比TS版好,聲音效果和真正的DVDrip無異,是推薦大家欣賞的版本。
但是由於仍使用轉錄的方式,畫面清晰度、畫面髮色數、對比度以及幀數方面都不如DVDrip版。
但也有些時候製作TC使用的音效來源來自TS,因此音質很差,但畫面質量遠好過TS。
如果不是太講究的話TC版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PPVRip ( 翻錄收費型影片 )
PPVRips其全名是Pay-Per-View videos,翻譯為計次型影片,大意是就是有些較新的電影還未發行DVD、BD
但已經可以從付費型電視上收看,例如飯店、旅館電視,然後有人從其翻錄下來的,其畫質要看來原品質如何
基本上而言算是沒有太好,但也不算差,大概就是錄影帶的畫質,介於TC與DVDSCR之間左右。

其影片解析度有些是4:3,有些則是寬螢幕版本,可能是視其來源電視機而定
音效部份普遍上大多是低音質版的mp3,但也有些壓制者會配上較好的AC3音效。

PPVRip


不同解析度與畫面比例的PPVRip



.DVDscr ( 預售版 )
SCR是screenr的縮寫。
是送給廠商及相關人士觀摩或展示的片,或是看一看會變成黑白片提醒這是觀摩用的,指一切非零售的版本。
此類影片透過mpeg-4技術進行高質量壓縮的視頻格式,能比DVDRip早發佈,但畫質較差一些、畫面也會稍暗。( 有時會有版權和反盜版宣告直接印在螢幕上 )
如果沒有嚴格的劃分它的畫質應與TC版差不多,也有的地方將經過處理的TC版標作SCR,總之就是說畫面品質比影院版好,但又比DVD差的版本。



.R5 ( 俄羅斯5區版 )
R5一般大都是俄羅斯5區版DVD,俄羅斯的電影院基本上都倒閉了,剩下的都轉業成歌劇院了,還有極少數的放映著俄羅斯自己的老片,俄羅斯城市很少能找得到電影院,找到了電影院也不會放西方大片。
西方大片搶佔俄羅斯市場只有通過發行光碟片的方式,所以不會像西方國家,一部電影要等電影院放完以後才會出光碟片零售;在西方影院播放的同時,俄羅斯版本DVD就會上市了。

由於北美大片在俄羅斯發行的語種配音經常為俄羅斯語 ,所以需要去尋找英語的音軌 ( R5 DVD影片 + 其他地方取得的英語音軌 )
也因為如此網路上會常出現採用R5的影片 + 槍版TS的英語原聲音效 = 合成版本 ( 所以音效差 )
當然,也是會有音效來源比較好的R5版本,遇到這些合成版本時,通常發佈者會在發佈時會特別註明音效。

R5版本的畫質一般來說都不錯,音效部分則由於音軌的來源不同,效果有好有差。
常見的版本有R5;mp3 2.0版與R5;AC3  5.1版,其再根據壓縮品質而有不同的檔案大小



.DVDRip
所有有 Rip 的都是轉錄的意思,DVDRip的製作來源是從最終零售版的DVD中所取得,其品質應該是這類型裡面最好的。
將DVD的影片、音效、字幕抽出來,再經過壓縮或者其他處理,然後重新合成為多媒體文件。
一般來說,DVDrip影片由影音檔案 (副檔名為avi) 和字幕文件組成。



.DVD、HDVD、DVD5、DVD9
DVD的英文全名是Digital Video Disk,即數位影像光碟或稱為數位光碟,它利用MPEG2的壓縮技術來儲存影像。



.BDRip、HDRip
BD是BluRay Disk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是「藍光光碟」的意思,是一種高清晰高容量的DVD,容量一般是40-50g左右,由SONY開發,必須用BD光碟機或者BD播放機才能讀取。
但現在網路上很多BD資源都是視頻愛好者把BDDVD重新remux一遍放到網路上的。
就是從藍光光碟轉錄的影片和音效,畫面清晰度很高。

BDRip就是將BD重新編碼轉錄,在保證品質損失很小的情況下大大縮小體積,一般40幾G的BD REMUX做成BluRay Rip後大概在8 - 12G左右,檔案小了很多,但是影片清晰度損失很小,差異不大。
DVDRip和BDRip是類似的道理,把DVD檔案縮小,但儘量保持其品質。

HDRip是HDTVRip ( 高畫質電視轉錄檔 ) 的縮寫,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壓縮技術對HDTV的影片進行高質量壓縮
然後將影片、音效部分封裝成一個副檔名為 avi、mp4 或是 mkv 的文件,最後再加上外掛的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視頻格式,畫面清晰度更高。

其實際上是對HDTV的2次壓縮,將原來的MPEG2編碼重新編碼為MPEG4編碼。
網路上大部份製作的HDRIP幾乎皆是遵循這個製作標準,盡力在檔案大小和畫質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點(通常控制在一部電影4.4GB左右,正好相當於一張DVD-R的容量,以便保存)。

也有些壓制者會再將這些BluRay Rip影片再進行一次壓縮,例如檔案名稱同時標示BDRip與Xvid字樣的,其即是這種類型的HD再壓縮影片
其通常靠降低其影片的解析度大小與影片質量來取得更小的檔案。

一般壓製版的HD影片,保留相當好的畫面品質與解析度


再次壓製版的HD影片,保留一定水準的畫面品質與中上的解析度


再次壓縮版的HD影片,保留了大約一般DVDRip的影片畫質與解析度





影 片 格 式 詳 細 介 紹


TS格式:
此TS非指畫質版本的TS,這個TS代表的是檔案副檔名為.TS的高清格式。
這種格式的優點在於對硬體的要求不高,即使是1080P的電影這兩年的家用電腦都可以輕鬆播放,不過其缺點相當明顯,那就是超大的檔案大小,動輒3、40GB以上。

AVI格式:
它的英文全稱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頻視頻交錯格式。它於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隨Windows3.1一起被人們所認識和熟知。所謂「音頻視頻交錯」,就是可以將視頻和音頻交織在一起進行同步播放。
這種視頻格式的優點是圖像質量好,可以跨多個平台使用,其缺點是體積過於龐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壓縮標準不統一,最普遍的現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 體播放器播放不了採用早期編碼編輯的AVI格式視頻,而低版本Windows媒體播放器又播放不了採用最新編碼編輯的AVI格式視頻,所以我們在進行一些 AVI格式的視頻播放時常會出現由於視頻編碼問題而造成的視頻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夠播放,但存在不能調節播放進度和播放時只有聲音沒有圖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 問題,如果用戶在進行AVI格式的視頻播放時遇到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下載相應的解碼器來解決。

MKV格式:
MKV是Matroska的一種媒體檔案,Matroska是一種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它可將多種不同編碼的視頻及16條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頻和不同語言的字幕檔封裝到一個Matroska Media檔案中。
多媒體封裝格式,也稱多媒體容器(Multimedia Container),它不同於DivX、 MP3這類編碼格式,它只是為多媒體編碼提供了一個「外殼」,常見的AVl、VOB、 MPEG格式都是屬於這種類型。
但這些封裝格式要嘛結構陳舊,要嘛不夠開放,正因為如此,才促成了Matroska這類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的誕生。
Matroska媒體定義了三種類型的文件:MKV是影片檔案,它裡面可能還包含有音訊和字幕;MKA是單一的音頻文件,但可能有多條及多種類型的音軌;MKS是字幕文件。這三種文件以MKV最為常見。

nAVI格式
nAVI是newAVI的縮寫,是一個名為ShadowRealm的地下組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視頻格式(與我們上面所說的AVI格式沒有大聯繫)。
它是由Microsoft ASF壓縮算法的修改而來的,但是又與下面介紹的網絡影像視頻中的ASF視頻格式有所區別,它以犧牲原有ASF視頻文件視頻「流」特性為代價而通過增加幀率來大幅提高ASF視頻文件的清晰度。

DV-AVI格式:
DV的英文全稱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廠商聯合提出的一種家用數字視頻格式。 目前非常流行的數碼攝像機就是使用這種格式記錄視頻數據的。 它可以通過電腦的IEEE 1394端口傳輸視頻數據到電腦,也可以將電腦中編輯好的的視頻數據回錄到數碼攝像機中。 這種視頻格式的檔案副檔名一般為.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MPEG格式:
它的英文全稱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運動圖像專家組格式,家裡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這種格式。
MPEG文件格式是運動圖像壓縮算法的國際標準,它採用了有損壓縮方法減少運動圖像中的冗餘信息,說的更加明白一點就是MPEG的壓縮方法依據是相鄰兩幅 畫面絕大多數是相同的,把後續圖像中和前面圖像有冗餘的部分去除,從而達到壓縮的目的(其最大壓縮比可達到200:1)。
目前MPEG格式有三個壓縮標準,分別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與MPEG-21仍處在研發階段。

MPEG-1:
制定於1992年,它是針對1.5Mbps以下數據傳輸率的數字存儲媒體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而設計的國際標準。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見到的VCD製作格式。 使用MPEG-1的壓縮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鐘長的電影壓縮到1.2GB左右大小。
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擴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盤中的.dat文件等。

MPEG-2:
制定於1994年,設計目標為高級工業標準的圖像質量以及更高的傳輸率。
這種格式主要應用在DVD/SVCD的製作(壓縮)方面,同時在一些HDTV(高清晰電視廣播)和一些高要求視頻編輯、處理上面也有相當的應用。
使用MPEG-2的壓縮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鐘長的電影壓縮到4到8GB的大小。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擴展名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盤上的.vob文件等。

MPEG-4:
制定於1998年,MPEG-4是為了播放流式媒體的高質量視頻而專門設計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帶度,通過幀重建技術,壓縮和傳輸數據,以求使用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於它能夠保存接近於DVD畫質的小體積視頻文件。
另外,這種檔案格式還包含了以前MPEG壓縮標準所不具備的比特率的可伸縮性、動畫精靈、交互性甚至版權保護等一些特殊功能。
這種影片格式的檔案副檔名包括.asf、.mov、.mp4和.avi等。

DivX格式:
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種視頻編碼(壓縮)標準,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DVDrip格式,它採用了MPEG4的壓縮算法同時又綜合了MPEG-4與 MP3各方面的技術,說白了就是使用DivX壓縮技術對DVD光碟的視頻圖像進行高質量壓縮,同時用MP3或AC3對音頻進行壓縮,然後再將影片與音訊合 成並加上相應的外掛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視頻格式。 其畫質直逼DVD並且體積只有DVD的數分之一。
這種編碼對電腦的配備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視頻編碼技術可以說是一種對DVD造成威脅最大的新生視頻壓縮格式,號稱DVD殺手或DVD終結者。

MOV格式:
美國Apple公司開發的一種影片格式,預設的播放器是蘋果的QuickTime Player。
具有較高的壓縮比率和較完美的視頻清晰度等特點,但是其最大的特點還是跨平台性,即不僅能支持MacOS,同樣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現在MOV格式常常被用來製作高畫質的電影預告片,其可以達到1080P即所謂的全FULL HD標準。

ASF格式:
它的英文全稱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它是微軟為了和現在的Real Player競爭而推出的一種視頻格式,用戶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帶的Windows Media Player對其進行播放。
由於它使用了MPEG-4的壓縮算法,所以壓縮率和圖像的質量都很不錯(高壓縮率有利於視頻流的傳輸,但圖像質量肯定會的損失,所以有時候ASF格式的畫面質量不如VCD是正常的)。

WMV格式:
它的英文全稱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軟推出的一種採用獨立編碼方式並且可以直接在網上實時觀看視頻節目的文件壓縮格式。
WMV格式的主要優點包括:本地或網絡回放、可擴充的媒體類型、部件下載、可伸縮的媒體類型、流的優先級化、多語言支持、環境獨立性、豐富的流間關係以及擴展性等。

RM格式
Real Networks公司所製定的音頻視頻壓縮規範稱為Real Media,用戶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對符合RealMedia技術規範的網絡音頻/視頻資源進行實況轉播並且RealMedia可以根據不同的網絡傳輸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壓縮比 率,從而實現在低速率的網絡上進行影像數據實時傳送和播放。這種格式的另一個特點是用戶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播放器可以在不下載音頻/視頻內容的條件下實現在線播放。
另外,RM作為目前主流網絡視頻格式,它還可以通過其Real Server服務器將其它格式的視頻轉換成RM視頻並由Real Server服務器負責對外發佈和播放。
RM和ASF格式可以說各有千秋,通常RM視頻更柔和一些,而ASF視頻則相對清晰一些。

RMVB格式:
這是一種由RM視頻格式升級延伸出的新視頻格式,它的先進之處在於RMVB視頻格式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種平均壓縮採樣的方式,在保證平均壓縮比的基礎上 合理利用比特率資源,就是說靜止和動作場面少的畫面場景採用較低的編碼速率,這樣可以留出更多的帶寬空間,而這些帶寬會在出現快速運動的畫面場景時被利 用。這樣在保證了靜止畫面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運動圖像的畫面質量,從而圖像質量和文件大小之間就達到了微妙的平衡。
另外,相對於DVDrip格式,RMVB視頻也是有著較明顯的優勢,一部大小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果將其轉錄成同樣視聽品質的RMVB格式,其最多也就400MB左右。不僅如此,這種視頻格式還具有內置字幕和無需外掛插件支持等獨特優點。
要想播放這種視頻格式,可以使用RealOne Player或RealPlayer加RealVideo9.0以上版本的解碼器形式進行播放。



D V D R I P 的 概 念



DVDrip是以其接近DVD的畫質和音質,深受廣大電影愛好者的喜愛。
那麼,什麼是DVDrip呢? 簡單的說,所有用DVD做為片源進行重新壓縮編碼的文件都統稱為DVDRip,可用的壓縮編碼目前有很多,現在比較流行的有DivX、XviD以及最近的x264等等。

但因為編碼的不同,所以畫質也相差很大。但是,採用DivX或者Xvid編碼的文件格式並不一定都是用DVD作為片源,槍版的影片或者VCD也可以轉DVDRip。

經過DivX、XviD或者X264技術壓縮的DVDrip,只有原來DVD文件大小的幾分之一左右。DVDRip核心技術分為三部分:用Mpeg4來進行視頻壓縮,用MP3或AC3等壓縮音頻,同時結合字幕播放軟件來外掛字幕。
其中字幕文件可以從DVD上用專門的軟件截取或者自己進行後期翻譯,並將其保存為諸如.sub、.ssa和.srt等格式的字幕文件。

在播放AVI文件時,外掛的字幕會配合播放軟體自動掛載 (檔案名稱需一樣),同時觀看者還可以在外掛字幕軟件或是播放軟體中進行語言選擇等多種操作。
我們只要安裝好相關的軟體,在網路上獲得DVDrip文件和相關字幕以後,就可以在硬碟上連續播放有DVD效果的影片。



H D T V 的 概 念



HDTV即High-Definition TV ,高清晰數字電視。
這個概念其實可以非常簡單地表達出來。所謂「數字」,是相對於原來的「模擬」而言,是指拍攝、編輯、製作、傳輸、接收等全過程都使用數字技術的電視系統。所謂「高清晰」,則是相對於「標清」(標準清晰度,SDTV)而言。
什麼才算「高清晰」呢,目前就是三種模式:
1280×720(非交錯式,場頻為24、30或60),也即我們平常說的720P。
1920×1080(交錯式,場頻60),也即我們平常說的1080I。
1920×1080(非交錯式,場頻為24或30),也即我們平常說的1080P。

HDTV的視頻信號採用MPEG2進行壓縮,音頻信號則採用AC3壓縮。CHD提供的HDTV加工作品,通常會用效果更好的DTS等音軌替代原始的AC3音軌,以求得更出色的效果;或者添加不同語言的音軌,製作成雙音軌或多音軌版本。

DVD也是採用MPEG2進行視頻壓縮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能播放DVD的軟件就可以播放HDTV。
因為DVD採用的MPEG2-PS格式,即MPEG2 Program Stream,主要用來存儲固定時長的節目。 而HDTV採用的是MPEG2-TS格式,即MPEG2 Transport Stream,是一種視頻流格式,主要用於實時傳送節目。

因此,要播放HDTV影片,不僅需要播放器有MPEG2-TS解碼器,而且還必須有專門的HDTV分離器。

從網路上下載的HDTV檔案,許多副檔名是.tp或.ts,要播放它們,首先必須有一個支持MPEG2-TS格式的分離器(Splitter Filter)。
分離器的作用就是識別文件真正的格式,將其中的影片、音訊數據分離出來,並發送給解碼器進行解碼處理。
儘管DirectX裡提供了MPEG2格式分離器,但DirectX8以上的版本已取消了對TS的支持,因此必須另外安裝​​HDTV格式分離器才可。



影 片 壓 縮 編 碼 相 關 概 念



MPEG-2:
MPEG的全稱是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MPEG壓縮標準是針對運動圖像而設計的、基本方法是——在單位時間內採集並保存第一幀信息,然後就只存儲其餘幀相對第一幀發生變化的部分,以達到壓縮的目的。
MPEG壓縮標準可實現幀之間的壓縮,其平均壓縮比可達50:1,壓縮率比較高,且又有統一的格式,兼容性好。
MPEG-2標準是在繼以VCD和MP3為代表的MPEG-1產品成功受到到肯定後,於1994年所推出壓縮標準,以實現視/音頻服務與應用互操作的可能性。
MPEG-2標準是針對標準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在各種應用下的壓縮方案和系統層的詳細規定,編碼碼率從每秒3兆比特~100兆比特,標準的正式規範在 ISO/ IEC13818中。 MPEG-2不是MPEG -1的簡單升級,MPEG-2在系統和傳送方面作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和進一步的完善。
MPEG-2特別適用於廣播級的數字電視的編碼和傳送,被認定為SDTV和HDTV的編碼標準。DVD影碟就是採用MPEG-2壓縮標準。
一般採用.mpg、.tp和.ts為副檔名的HDTV檔案就是採用的MPEG-2壓縮的。

MPEG-4:
近年來,MPEG-4 (MP4) 悄悄地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在最新出品的DV(數位攝影機)、PDA、手機,以至於視頻點播、卡拉OK、監控系統等產品說明上,都陸續出現「MPEG-4 」字眼,一場取代MPEG-2的市場大戰似乎即將打響。
MPEG-4於2000年經國際標準組織ITU和ISO審核後,成為國際視頻壓縮標準之一。 MPEG-4壓縮採用了MPEG-4的視頻壓縮方式,配上MPEG-1的音頻壓縮方式(MP3),生成了圖像質量接近DVD,聲音質量接近CD,卻有著更 高的壓縮比。 與以往的「老前輩」MPEG-2相比,MPEG- 4除了具有驚人的數據壓縮比,經過MPEG-4的壓縮的文件尺寸可以達到MPEG-2的1/3,而仍然保有極佳的音質和畫質。 可以用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因此滿足了低碼率應用的需求。
但是由於MPEG-4標準派生出各種規格,例如DivX、Xvid等等,代表著不同規格利益的商業集團和一些支持免費共享資源的技術團體相互爭鬥的結果,導致各種MPEG-4規格的兼容性很差。 在播放MPEG-4壓縮的視頻文件時,往往讓人們不知道如何選擇。
採用MPEG-4壓縮的影片檔其副檔名一般都為.avi,很容易與微軟的AVI格式混淆,不容易直接從副檔名做辨認,只能通過解碼器來識別。

WMV-HD:
WMV-HD是由軟件業的巨頭微軟公司所創立的一種視頻壓縮格式。
其壓縮率甚至高於MPEG-2標準,同樣是2小時的HDTV節目,如果使用MPEG-2最多只能壓縮至30GB,而使用WMV-HD這樣的高壓縮率編碼器,​​在畫質絲毫不降的前提下都可壓縮到15GB以下。
WMV-HD,基於WMV9標準,是微軟開發的視頻壓縮技術系列中的最新版本,儘管WMV-HD是微軟的獨有標準,但因其在操作系統中大力支持WMV系列 版本,從而在桌面系統得以迅速普及。 在性能上,WMV-HD的數據壓縮率與H.264一樣,兩者的應用領域也極其相似,因此在新一代主流視頻編碼標準霸主地位的爭奪之中,雙方展開了針鋒相對 的鬥爭,而鬥爭的焦點集中在下一代光碟規格「HD DVD」和數位微波廣播電視等領域。
一般採用.wmv為副檔名的HDTV檔案就是採用的WMV-HD壓縮的。
目前DVD論壇已經初步批准將微軟的MPEG-2、H.264和WMA-HD作為下一代DVD即HD DVD技術的強制執行標準。

H.264/MPEG-4 AVC:
H.264或稱MPEG-4 AVC,是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所製定的新一代的視頻壓縮格式。H.264最具價值的部分無疑是其更高的數據壓縮比。
在同等的圖像質量條件下,H.264的數據壓縮比能比當前DVD系統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 正因為如此,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所需要的帶寬更少,也更加經濟。
在MPEG-2需要6Mbps的傳輸速率匹配時,H.264只需要1Mbps-2Mbps的傳輸速率。
與MPEG-4一樣,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文件一般也是採用.avi 作為其副檔名,同樣不容易辨認,只能透過解碼器來識別。
 
x264:
x264是一個獲得GPL認證的視頻編碼自由軟體,x264的主要功能在於進行H.264/MPEG-4 AVC的視頻編碼,而不是作為解碼器(decoder)之用。
屬於後起之秀,已經受到眾多Riper的青睞,但是與Xvid相比,其在解碼時對硬體的要求更高。
自藍光光碟推出以來,要製作藍光光碟產品都需要利用昂貴的軟體,例如索尼的Blu-code。
而x264是一款基於H.264標準的編碼器,此外它是免費的。透過x264,藍光光碟影片就可以存放在不同的媒體中,例如普通的DVD碟片上。只要播放裝置集成了適當的解碼器,就可以播放這些藍光兼容光碟,而不是只限播放藍光光碟。
將來,藍光光碟播放機會將這些兼容碟視為真正的藍光光碟,而不是普通的數據光碟。所以,選單等其他效果都可以實現,光碟所能承載的不再只是影片。
相關的藍光文件架構製作軟體正在開發中,而最關鍵的視頻和音頻編碼已經弄好。音頻編碼方面,可以繼續選用DVD的AC3編碼器。

DivX:
DivX 是一項由DivXNetworks公司發明的,類似於MP3的數字多媒體壓縮技術。DivX基於MPEG-4標準,可以把MPEG-2格式的多媒體文件壓 縮至原來的10%,更可把VHS格式錄像帶格式的文件壓至原來的1%。 通過DSL或cable Moden等寬帶設備,它可以讓你欣賞全屏的高質量數字電影。 無論是聲音還是畫質都可以和DVD相媲美。 同時它還允許在其他設備(如安有機頂盒的電視、PocketPC)上觀看。
由於Divx後來轉為了商業軟件,其發展受到了很大限制,表現相對欠佳,在競爭中處於了劣勢。
2009年1月6日,DivX 7 發佈,其中增加的H.264視頻,AAC格式音頻和的Matroska容器支持,大大改善了原來的格式限制

Xvid:
Xvid(舊稱為XviD)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MPEG-4視頻編解碼器,它是基於OpenDivX而編寫的。Xvid是由一群原OpenDivX義務開發者在OpenDivX於2001年7月停止開發後自行開發的。
Xvid支持多種編碼模式,量化(Quantization)方式和範圍控、運動偵測(Motion Search)和曲線平衡分配(Curve)、動態關鍵幀距(I-frame interval)、心理視覺亮度修正、職員表選項,外部自定義控制、運動向量加速(Hinted ME)編碼,畫面優化解碼等眾多編碼技術
對用戶來說功能十分強大。
Xvid的主要競爭對手是DivX。但Xvid是開放原始碼的,而DivX則只有免費(不是自由)的版本和商用版本。
這也是目前被Riper使用最為廣泛的編碼技術。



電 影 的 音 效 與 其 相 關 概 念



AC3音質 :
1994年,日本先鋒公司宣佈與美國杜比實驗室合作研製成功一種嶄新的環繞聲制式,並命名為「杜比AC-3」(Dolby Surround Audio Coding-3)。
1997年初,杜比實驗室正式將「杜比AC-3環繞聲​​」改為「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Surround Digital),我們常稱為Dolby Digital。
杜比AC-3提供的環繞聲系統由5個全頻域聲道和1個超低音聲道組成,被稱為5.1聲道。
5個聲道包括左前、中央、右前、左後、右後。 低音聲道主要提供一些額外的低音信息,使一些場景,如爆炸、撞擊等聲音效果更好。
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餘皆是全頻段Stereo聲道,48KHz,16bit,且現場拍攝時每個聲道皆是獨立麥克風來錄製,所以AC-3的後環繞聲道擁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AC-3發展當初是為了應用在電影院上的,AC-3音效因為電影膠卷的空間實在有限,所以AC-3音效的數據是存放在膠捲上,這部分的空間實在太小了
所以杜比的工程師只好將他們認為人耳聽不到的地方加以刪除,藉以節省空間,這種破壞性的壓縮還是會造成失真的,但是為了遷就原有器材上的限制,這也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AC-3數據的流量,兩聲道是192Kbps,大約是未壓縮數據的8分之一大小,5.1聲道的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640Kbps
越大的數據流量代表越小的壓縮比例,音質相對的會更好,可聽到的細節也會多,但Dolby AC-3將S/N比控制的很好,所以影響的重點就是可聽到的細節多寡與否了。

DD 5.1
即傳統的Dolby Digital 5.1 (杜比數字5.1,AC-3),它能夠提供入門級的立體一線多聲道的體驗。
DD 5.1 ​​的壓縮率相當高,編碼率較低 (最高只有640Kbps),在發燒級的高清音頻應用中難免捉襟見肘。
佔用空間小,便於網絡傳輸是DD 5.1音軌的兩大優點

DTS音軌:
為Digital Theatre System 的縮寫,即數碼影院系統。它是1996年底推出的一種源自劇院模式開發的數碼環繞聲系統。
DTS 系統不僅具有與AC-3相似的功能,更加強了其縱深定位交叉效果。
DTS 芯片容量為1536kbps,壓縮傳輸比為4:1;而AC-3芯片容量為448kbps,壓縮比為10:1。正是由於DTS信息容量的增加,音色更加優美,不但可以聆聽Hi-Fi音樂,同時也可以用來欣賞勁爆的電影。

由於DTS 以20bit 在48kHz 的頻率中工作,提供6聲道信息,它所創造出的音域環繞聲效果,能滿足眾多AV發燒友最挑剔的要求。聽音者完全被這種氣勢所包圍,真正體驗360度數位的環繞音響效果。  
DTS 和杜比數位在音質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前者聲音力度強勁,聲音的上升和切入都很尖銳,音場的透明感清晰可聞,尤其是豐富的低音效果表現得更加激烈火爆。後者在低音方面缺少豐富的力度,聲音的上升和切入就顯得有些曖昧。

也就是說DTS在某些細節和分辨力方面比AC-3還略勝一籌。它的另一個特點是能重放發燒友追求的HDCD,這就意味著DTS的聲音表現能顯著地超越目前任何最好的CD錄音。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不少DTS格式的CD出品了。
從技術上講,DTS與包括Dolby Digital在內的其它聲音處理系統是完全不同的。 Dolby Digital是將音效數據存儲在電影膠片的齒孔之間,因為空間的限製而必須採用大量的壓縮的模式,這樣就不得不犧牲部分音質。
DTS公司用一種簡單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把音效數據存儲到另外的CD-ROM中,使其與影像數據同步。這樣不但空間得到增加,而且數據流量也可以相對變大,更可以將存儲音效數據的CD更換,來播放不同的語言版本。

DD Plus:
Dolby Digital Plus,也可以寫成「DD+」,它是目前高清應用中常見的音頻技術,它具有7.1或以上數量的聲道,編碼率範圍較廣,最高可達6Mbps。
DD Plus可以做到音質和容量兼顧,已經得到了高清業界的廣泛認可,適用於廣播級別的高清應用領域。

Dolby TrueHD:
它採用了100%無損壓縮編碼方式,最高支持18Mbps的編碼率和八個24bit/96kHz全頻帶聲道。
由於編碼率較高, Dolby TrueHD音軌佔用的存儲空間,對傳輸帶寬的要求也是相當驚人的,難以應用於廣播系統當中。

DTS-HD:
DTS-HD技術以7.1聲道為起點,最高可以支持32聲道的環繞聲回放,採樣率從8kHz到192kHz,編碼率可達1.5Mbps。 DTS HD是Dolby TrueHD最為強大的競爭對手,在高清影音市場擁有較好的前景。

LPCM :
LPCM是線性脈衝編碼調製 (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 的縮寫,是一種以連續線性取樣方式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音頻技術。
LPCM音頻不經任何壓縮,它在保證良好音質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大的數據量。


Mp3 VBR:
VBR和rmvb裡的vb是一個意思,就是可變碼率(Variable Bit Rate)。Mp3音軌是製作DVDrip的時候將AC3音軌經過處理後得到的,一般大小在AC3的1/2到1/3。這個解碼一般不需要另外裝就可以播放了。

ogg:
ogg是類似mp3的一種音樂壓縮格式,有些製作者認為ogg比mp3表現的更加優越,因而採用了ogg的音軌,不過從現在看來,主流還是mp3,ogg鮮少看見。



關 於 D V D 的 一 些 知 識


一、什麼是DVD
DVD的英文全名是Digital Video Disk,即數字視頻光盤或數字影盤,它利用MPEG2的壓縮技術來儲存影像。 也有人稱DVD是Digital Versatile Disk,是數字多用途的光盤,它集計算機技術、光學記錄技術和影視技術等為一體,其目的是滿足人們對大存儲容量、高性能的存儲媒體的需求。 DVD光盤不僅已在音/視頻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將會帶動出版、廣播、通信、WWW等行業的發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這一點可以從它設定的五種規格 中看出來:
  DVD-ROM——電腦軟件只讀光盤,用途類似CD-ROM;
  DVD-Video——家用的影音光盤,用途類似LD或Video CD;
  DVD-Audio——音樂盤片,用途類似音樂CD;
  DVD-R(或稱DVD-Write-Once)——限寫一次的DVD,用途類似CD-R;
  DVD-RAM(或稱DVD-Rewritable)——可多次讀寫的光盤,用途類似MO。

從下面幾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DVD優於CD、VCD:
1、大容量和快速讀取︰大多DVD與一般CD的大小相同,直徑約12公分(也有8公分的),由二個厚度各為0.6mm的基質層粘貼而成,採用多面多層的技 術,即每一面光碟可以儲存雙層信息,一張光碟最多可有四面的儲存空間,DVD利用聚焦更集中的紅光鐳射提高了每單位面積的儲存密度,因此可說其儲存空間是 空前的大,將各種不同儲存形式的儲存容量和適用規格做了整理。 此外,利用較短波長的鐳射和較密集的信息坑製作,可以使單層DVD的最大讀取率達11.08 Mbit/sec,相當於八倍速的光盤機。


2、高分辨率的視頻:採用MPEG2標準影像壓縮技術的DVD,其分辨率可達720×480,遠超過VCD的352×240。
MPEG2具有可彈性調整視頻讀取率的能力,因此可以在保有原畫面品質的情況下,大量節省信息的儲存空間。 此外,DVD player內建的Letterbox和Pan and Scan的顯示模式還可調整16:9或4:3電視的畫面寬高比例。

3、高傳真的音質:DVD可利用更精確的取樣精度轉換類比信息,並且將傳統的二聲道擴充至5.1聲道,讓人們真正進入多聲道的世界。

二、關於DVD的6個區域碼

美國電影協會為製定區域碼所劃分的六個地區
六區域碼分別是:

  第一區(Region1):美國、加拿大、東太平洋島嶼
  第二區(Region2):日本、西歐、北歐、埃及、南非、中東
  第三區(Region3):台灣、香港、南韓、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第四區(Region4):澳洲,紐西蘭,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島嶼
  第五區(Region5):俄羅斯、蒙古、印度半島、中亞、東歐、北韓、北非、西北亞一帶等
  第六區(Region6):中國大陸

基本上,當某DVD影片決定不推出第六區的版本時,我們需要另外購買一套能夠播放非六地區DVD片的設備,因而有買得起DVD播放機買不起DVD光盤的說 法;所以才會有破解版的DVD播放設備,而DVD光盤套件也有提供數次的區域碼更改機會。 不過要提醒朋友們的是,只有美國八大電影公司出版的DVD影片才有這樣的限制,而非DVD原始規格的規定,也就是說,非美國八大電影公司出版的DVD影片 都沒有區域限制,一般稱為自由區域碼(FreeRegionCode)或稱全區片。

美國八大電影公司:
1、華納(WarnerBros')
2、哥倫比亞(Colombia)
3、20世紀福斯(20thCenturyFOX)
4、派拉蒙(Paramount)
5、環球(Universal)
6、UA(UnitedArtist)(007)
7、MGM(MetroDogwynMayer)
8、華德迪斯尼(WaltDisney)


三、D5和D9

DVD光碟都由上下兩片碟面組成,每片碟面上最多可以容納兩層數據,DVD光碟機能夠通過調整焦距來讀取這兩層數據。在製作過程中,把數據讀取面向外,兩片碟面黏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完整的DVD光碟。

D5,DVD-5 的簡寫,即單面單層(SS-SL或Single Side Single Layer),最大4.7G,一面數據,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圖案。

D9,DVD-9 的簡寫,即單面雙層(SS-DL或Single Side Double Layer),最大8.5G,一面數據,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圖案。



N F O 是 什 麼?



我們下載的影片裡或是影片發佈者提供的連結中,經常會有一個寫著*.nfo的檔案或是圖片,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所以把它當垃圾直接給刪掉了!
其實,NFO文件只是記錄了影片製作者在製作該片時的各項數據信息,刪與不刪並不影響大家對影片的欣賞!
但是,如果懂得如何看這些信息,那麼對一部電影的清晰度、音效、容量大小、發佈日期等等就一目瞭然,這樣就可以根據這些訊息來決定是否值得下載了!

以下是範例:
Title .......................: Brotherhood of the wolf
Release Group.......: FiT
Ripper ...................: Jamqin
Release Date ........: 10/13/2003
DVD Retail Date ....: N/A
Video Format .....: XviD
Video Bitrate ....: 1576KBit/s
Aspect Ratio .....: 1.85:1
Resolution .......: 640 x 272
Audio Format .....: AC3
Audio Bitrate ....: 448Kbps
DVD Runtime ......: 2:24:36
Frame Rate .......: 25.000 fps
Language .........: FRA
Subtitle(s) ......: Chs
***enre .......: PAL
Archives .........: 47 x 15MB x 3
IMDB Rating.......: 6.2/10
http://pro.fdzone.org/j.php?u=http%3A%2F%2Fwww.imdb.com%2Ftitle%2Ftt0314353%2F

詳細解說:
Title..............影片的英文名稱
Release Group......壓制該片的組織名稱
Ripper.............該片的壓縮製作者
Release Date.......壓制該片的日期,通常格式為「月/日/年」
DVD Retail Date....該片的DVD版本的發行日期,格式為「月/日/年」
Video Format.......壓縮編碼方式,XviD是目前DVDRip最流行的編碼,之前的有DivX
Video Bitrate........影片比特率,數字越大則影片圖像質量相對越好! 普通DVDRip在700K以上,而RMVB則只有450K,RM則大部分到不了400K
Aspect Ratio.......畫面的長寬比,一般2.35:1或1.85:1其指的是16:9
Resolution............畫面的解析度
Audio Format.......音效的編碼格式,其效果好壞依序為DTS > AC3 > MP3
Audio Bitrate..........和影片比特率一樣,數字越大表示音效越好
DVD Runtime........影片播放時間,格式為「時:分:秒」
Frame Rate..........畫面每秒顯示的幀數 (FPS)
Language.............影片對話語言
Subtitle(s).............外掛字幕的語種
IMDB Rating........世界上最權威的電影數據庫IMDB對該片的評分,相當一部分電影網站不允許上傳低於4.5分的影片

還有一些NFO中會附帶影片的更詳細信息,如導演、演員、內容簡介等,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NFO文件有專門的查看器,不過一般情況下用記事本就可以打開。
其實NFO並非DVDRip所特有,很多軟件、遊戲等等都會附帶有相應的NFO製作信息,這裡需要提到的是,NFO中的資訊是國際通用,所以裡面通常只能用英文記錄相關信息,而不會出現其他語言(包括中文)。


影 片 畫 質 差 異 性 實 際 比 較


※ 壓製版本不同的差異

即使是同樣轉製方式、編碼格式,不同團體製作的版本都有差別。
例如在BD版本裡有兩個著名的影片壓制團體PRoDJi、D-ZON3,品質都不錯,但比較同樣是BDRip,D-ZON3與另個團體FLAWL3SS的差別
從下圖中可以明顯看得出亮度與色澤都不太一樣,至於哪種好就看自己喜好了






※ BDRip / BRRip 與 DVDRip / DVD5 / DVD9 的差異性比較

標準的正規版DVD使用的畫面解析度為720×480 (NTSC) 或是 720×576 (PAL),但你可以看見同樣解析度的Blu-ray rips (使用Xvid編碼,副檔名為.avi 的這些) 的畫面品質明顯比DVDRip、DVD5、DVD9這些來的好
其原因就在於其來源是使用BluRay轉出的,以下這兩張影片截圖就可以很明顯看出其中的細節差異性

一張是DVDRip的,另一張則是BRRip的







※ TS版本與一般DVDRip、BDRip的不同

有一好沒兩好,通常影片畫質跟檔案大小成正比,也就是檔案越大畫質越好,但也就要付出更大的儲存代價。
不過,這是也是"通常",在檔案差不多大小的情況下,例如TS與DVDRip,通常都是700MB - 1.5GB左右的檔案,我們當然選擇畫質較好版本。
特別是看動畫或特效片時,我尤其喜歡找畫質好的版本,因為細節真的差太多,如果都不看這些細節,就會很對不起這些動畫師辛苦製作這些小細節。
手邊剛好有功夫熊貓的TS跟BDRip版拿來比較,不能說我太挑,而是看習慣高畫質的後,畫質差的真的看不下去,胃口越養越大了。


以下實圖比較

原來,兔子觀眾是有眼睛的 (恍然大悟)






訝異吧,原來師父有毛耶!






烏龜化作仙人離去,是整部電影製作費時最久的一幕,原因是其中飛舞的花瓣製作最為困難






深 入 探 討 關 於 藍 光 格 式《BluRay》的 概 念



網路上的高畫質片源很豐富,但對於一個剛接觸高畫質世界的菜鳥來說,過於豐富的高畫質片源格式,有時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比如說某一個片子,有所謂的Blu-ray版本,有BDRip、BRRip,還有雜七雜八的HDTV版,1080p版,容量則也有大有小,各個都號稱自己是高畫質版,到底下哪個好? 這裡一併做一個名詞解釋,給剛剛接觸高畫質的朋友們看。
   首先,我們要先確認一個常識,即目前網路上的高畫質影片,主要是兩大來源:
   一、正式出版的藍光影碟、HD DVD影碟等高清影碟;
   二、各國高畫質電視台的節目轉錄。


從這個前提出發,我們可以來解釋一下這些名詞了。
1.BD-remux、HD DVD-remux
所謂的BD-remux,直皆轉譯過來就是「藍光影片 - 導出、再混合」格式。

它的製作方法是將原版藍光光碟內的所有內容先通過『特定軟體』拷貝出來,然後從中抽提出光碟片中的影片檔案 ,即某個m2ts檔,其容量通常在15GB以上。這個m2ts原始文件一般以0000X.m2ts命名,其中包含了影片檔、多條音軌、PGS字幕等內容。
網路上的高畫質影片愛好者拿到m2ts原始文件後,會先將其中的影片檔、音軌、字幕信息先抽出分離,然後單獨合併影片檔和音軌,做成ts格式。這樣製作後得到的版本,稱為BD-remux版。

這是目前可以得到的除藍光原版以外的最清晰、容量最大的高清影片格式。
其畫質、音質基本與藍光原版的效果相同,因此也是最原汁原味的一種高畫質影片格式。

另外,除了BD-remux,網路上其實還有HDDVD-remux影片存在,這是因為在藍光光碟未成為高畫質影碟的絕對標準前,HDDVD也是一個主要的高畫質影片來源。
只不過當Toshiba (東芝) 主導的HDDVD規格宣佈停產後,這樣的片子就逐漸被藍光版所取代了 (很多HDDVD獨佔影片後來都陸續發行了藍光版)。

HDDVD-remux的製作原理、規格,與藍光的BD-remux是相同的。

REMUX版本的特徵如下:
大小:一般在15GB以上。
畫質:由於其直接抽取自藍光原版,因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版的畫質水​​準。
音軌:音軌通常保留原版的音軌,因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版的音質水準。
有時製作者也會加入其他音軌,如國語配音版等。
適合用戶:對音質畫質要求較高的用戶。推薦投影機、50英吋大電視用戶使用。
 
一般而言,檔案標題最後的[Blu-ray]字樣以及17.7GB的超大容量,即標明它是BD-Remux版本。

網路上發佈的 BD -Remux版本為了傳播刻盤的需要,通常按DVD5規格分割成好幾段 (每段4.3GB),副檔名為ts。

注 意看影片的檔名 ​​,[功夫熊貓].Kung.Fu.Panda.Blu- ray.REMUX.H264.1080P.TrueHD.DD51.SILUHD.disk1.ts,標明了該檔案的版本 (Blu-ray.REMUX) 、視頻編碼 (H264)、分辨率 (1080P)、音軌 (rueHD.DD5.1)、壓制者 (SILUHD) 等信息。

2.BluRay (RE)、BDRip、BRRip
RE、Rip這兩個詞,就是「重新製作」、「壓縮版」的意思。就是將藍光原版影片進行壓縮重新製作後,再發佈的影片。


如果你之前接觸過DVDRip,那應該很好理解BD-RE、BD-Rip這些的概念了。
DVDRip是將DVD光碟中的影片檔抽出,採用Xvid、x264等編碼技術重新壓縮,使其容量從4 - 8GB壓縮到700MB - 1.4GB左右,畫面質量則保持原版的一半左右,因為容量縮小了許多,所以非常方便網路上的傳播和儲存。

BRRip、 BDRip也是如此,先把藍光原版碟做成BD-Remux版本,然後再把BD-Remux版的ts文件利用x264編碼 (x264是一種類似H.264的編碼格式,也有少數的BluRay是採用Xvid編碼製作) 進行壓縮製作,壓縮到8.7GB、4.3GB甚至更小。


BluRay:一般影片採用x264編碼,副檔名為mkv,容量大多為4.3GB以上,分辨率為720p或1080p。
BRRip/BDRip:一般採用x264或Xvid編碼,副檔名為mkv或avi,容量大多為4GB以下,分辨率通常低於720p。
關於BRRip、BDRip的區別,沒有官方的規定,因為其本身就是一種民間行為 (BD-Remux也一樣),因此不具任何公信力,僅能說當參考用,實際上還是得看情況而定。



原文:
樂愛生活手札